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 > 第178章 联盟初试,暗局再启

第178章 联盟初试,暗局再启(1/2)

    夜风在天台卷起一阵凉意,我握紧了手机,那条关于“林氏族谱”的消息像一根烧红的铁丝,刺进我的神经。

    他们动了不该动的东西——那是我祖父用一生守护的家族记忆,是母亲临终前都没能完整讲述的迁徙故事。

    现在,它成了敌人试探我的武器。

    但我等的就是这一刻。

    我转身下楼,脚步沉稳。

    地下会议室的灯还亮着,谢明远正趴在终端前,眼镜片映着一串串跳动的数据流。

    他抬头看我进来,声音压得很低:“林哥,他们上钩了。”

    “火种源的技术团队刚刚尝试接入我们的测试数据库,目标明确——十项非遗技艺的原始建模参数。”他顿了顿,嘴角扬起一丝冷笑,“但他们不知道,那不是真实数据,是孙总亲自设计的‘蜜罐’。”

    我走到他身后,盯着屏幕上的追踪记录。

    一个IP地址正在疯狂读取虚拟文件,每一次访问都被悄然标记、镜像、回溯。

    系统正在反向渗透,像蜘蛛织网,无声无息地缠住那只探出头来的手。

    “蜜罐里埋了什么?”我问。

    “行为指纹记录器、时间戳追踪、还有谢总开发的‘影子协议’——只要他们用这个密钥解码一次,我们就能定位到他们内部的中转服务器。”他调出一张拓扑图,“你看,这个跳转节点……三次连接都指向同一个内网地址。而这个地址的管理员权限,只属于一个人。”

    我眯起眼。

    “李维汉的私人助理,周鸿涛。”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这个名字像一块沉入深水的石头,激起无声却剧烈的涟漪。

    周鸿涛——那个总挂着温和笑容、说话滴水不漏的男人,竟亲自下场了。

    不是以火种源的名义,而是以最隐蔽的方式,操控技术团队窃取数据。

    他不怕暴露?

    还是……他根本不怕我知道?

    “他不怕我们追查?”我低声问。

    “所以他才敢。”谢明远苦笑,“他们以为我们只是民间组织,没有法律手段,没有技术反制能力。可他们忘了,我们这次不是单打独斗。”

    我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些曾跪在祠堂前不肯签字的老匠人,想起那个被强拆的皮影戏传习所,还有母亲临终前握着我的手说:“远儿,咱们林家祖上是守艺的,别让根断了。”

    睁开眼时,我已经拨通了刘艺术团体负责人的电话。

    “明天发布会,照常开。我要全国都看到,什么叫真正的传承。”

    第二天上午九点,市文化中心大剧院座无虚席。

    媒体长枪短炮齐聚,直播信号接入了二十多个平台。

    舞台中央,十块全息投影缓缓升起,展示着即将数字化复原的十项非遗技艺:福建提线木偶的关节力学模型、苏州缂丝的经纬算法推演、贵州苗绣的图腾AI生成序列……

    刘姐带着她的舞者们登台。

    音乐响起,不是传统的鼓乐,而是电子与古琴的融合。

    舞者们身披绣有动态纹样的服装,每一个动作都对应着一项技艺的复原过程。

    当苗绣的图腾在她们身上流转成光,全场寂静,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我走上台,接过话筒。

    “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要数字化非遗?”我环视全场,“有人说,这是对传统的背叛。可我想说——真正的背叛,是眼睁睁看着一门技艺在沉默中死去;是某些机构打着‘保护’的旗号,把传承人变成合同工,把文化变成专利,把历史变成账本上的数字。”

    台下有人开始鼓掌。

    “我们今天上线的每一项数据,都会同步到火种基金会的公开平台。”我声音沉稳,“因为我们相信,文化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也不属于任何一个组织。它属于时间,属于土地,属于每一个愿意伸手接住它的人。”

    “而有些人……”我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屏幕,落在那栋玻璃大厦上,“他们害怕的,不是我们做这件事。他们害怕的是——我们做得太公开,太透明,让他们藏在阴影里的手,再也伸不出来。”

    话音未落,现场已是一片沸腾。

    热搜瞬间爆了:“#林致远炮轰火种源#”、“#非遗数字化是救赎还是掠夺#”、“#谁在垄断传统文化#”。

    三小时后,谢明远发来消息:蜜罐系统触发二级警报,对方开始批量导出数据,并尝试反向植入木马。

    我们放行了部分“关键参数”,实则全是带有追踪标记的虚假模型。

    他们的服务器已经在接收“宝藏”,却不知道,每一字节都在为我们绘制通往核心的路径图。

    深夜,我独自坐在办公室,窗外城市依旧喧嚣。

    手机震动,是一条加密邮件。

    发件人:未知

    标题:你母亲没告诉你的事

    我手指悬在屏幕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