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边情况汇报完毕,齐峰着重讲述南边战事:
六月二十八日,张和等人全歼了桐城附近的敌军主力。
随后,何冬率领水军第三师从邗沟运河南下,攻占秣陵(今南京市区)。
准备到柴桑支援周瑜的孙策,只好带领刚联合的王朗,及江东地区世家私兵共3万余人,转道攻击秣陵,否则,护民军会源源不断从淮河北岸经邗沟运河渡江南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东的精华之地吴郡、丹阳郡(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旦被护民军攻占,他孙策即便守在彭蠡湖(今鄱阳湖),也无意义——家被偷了!
只是勇猛的孙策没料到护民军守城如此顽强。
他的3万精锐,在黄盖、程普、韩当等人猛攻之下,五天未能破城。
期间,孙策多次带领亲卫亲自攻城。
何冬率领的水军第三师4000步兵,未动用轰天雷就顶住了孙策的攻击。
七月初十,护民军第16师,由淮河水运到长江南岸,
护民军第15师,从合肥向东南而来。
两个师在淮河地区组建的护民军水军第五师配合,下渡过长江。
从东西两面夹击攻城的孙策所部,秣陵城内的何冬直接动用轰天雷反击,炸死黄盖,城头上的三弓床弩射死程普。
孙策率领亲卫侥幸逃脱,韩当、王朗被俘!
孙策的3万大军,猛攻秣陵五天五夜,损失近万人,遭遇夹击后又损失数千人,上万人被俘,逃走者寥寥无几。
之后,何冬指挥第15、16师,扫荡丹阳郡、吴郡。
护民军水军第三师、第五师开始逆江西进。
七月十三日,孙策抵达柴桑的周瑜大营。
当时周瑜大营约有水军1万人、步兵1万人。
加上江东地区世家大族组织的2万助战私兵,总兵力(含民夫)近5万人。
得知孙策大败、江东后路不保,周瑜也是慌得一批。
但周瑜、孙策绝非平庸之辈,镇定后便决定:
放弃世家私兵,率领麾下1万多精锐步兵及8000多亲信水军,从鄱阳湖南下,逆赣江而上,最终弃船登陆,向东抵达会稽郡,利用当地远离中原、山峦重重、道路不通的优势抵抗护民军。
他们盘算着,若河北大军取胜,便伺机反攻;若河北大军失败,就率部投降杨平,接受出九州开拓的建议。
(孙策,周瑜等人,为何没有与护民军决一死战的勇气?
因为。此时杨平的护民军已占据绝对优势。
而且,杨平“胜者为九州之主,败者开拓八荒”的建议,已经被这些世家大族、地主豪强从内心里接受了。
大营里这2万多世家私兵,以及1万余民夫,如果知道后路被抄,那些地主豪强绝对会麻溜的向杨平的护民军投降。
甚至会绑了周瑜、孙策,到杨平麾下献功去。)
七月十四日夜,周瑜、孙策率领近2万大军离营,走水路向南。
七月十五日傍晚抵达南昌城时,却见城头插着护民大旗。
原来,驻扎在长江南岸的护民军第七师,在师长马河率领下,接受军师诸葛亮建议,从陆路绕道,于昨日用轰天雷炸开城门,占领了南昌城。
南昌城头上的床弩、抛石机直接堵死了赣江出口。
两天后,护民军第二镇,在解决掉洞庭湖湖口地区,周瑜留下的替死鬼后,水军5个师杀向南昌城。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周瑜、孙策等人真正陷入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
走投无路之下,他们倒也干脆,接受了桐城乔公的劝降。
杨平给他们开出的条件十分优厚:可挑选忠心部下到东南亚群岛开荒,那里离中原近,土地肥沃。
还将东南亚最大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岛(面积70多万平方公里)交给孙策建国。
第二大岛加里曼丹岛交给周瑜建国。
条件是:他二人得参与河北之战——
汉室朝廷仅剩下河北之地,还在做最后挣扎,传闻要组建50万大军。
杨平问他们:是否有兴趣参与这场绝世大战?
周瑜、孙策这样的将帅,想到杨平的护民军此时也能拉出50万大军。
如此,能参与百万人级别的大战,二人那是激动不已,当即表示:
我等愿意参战,战后出九州开拓。
七月十八日,随着周瑜、孙策投降。
黄河以南地区,仅剩四川的刘璋、及汉中的张鲁未被护民军平定。
其他地区尽入杨平之手!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