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袁绍等人,已在河内郡集结数万兵马,到月底兵力估计会破10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都督不知你能否替我太平民团守住枳关阱。”
这不着痕迹的激将法起了作用,曾多一听对面有数万敌军,自己手下虽只有一个6000人的步兵师,却毫无畏惧,反而满脸兴奋,拍着胸脯保证:
“都督放心,咱铁血团出来的人,6000对6万,也是优势在我!”
杨平没多说什么,轻轻抬起拳头,曾多会意,与他碰了一拳。
杨平说道:“曾多兄弟,这舜州(由河东郡扩编而来)的东南大门,就交给你了。”
安抚好老部下,杨平为新到的两个步兵师及徐晃等人开了欢迎会。鼓舞士气,对他而言已是轻车熟路。
第二日(七月十一),杨平任命的舜州州长、护民军第六镇后勤司马刘七,从信阳快马赶来,一同抵达的还有一批舜州的官员。
七月十三,护民军车骑第三师抵达河东地区。
同日,扫荡河东郡的教导营各部,向杨平传讯,河东郡各县已全部平定。
杨虎也发来消息,说自己已堵住雀鼠谷,北方敌军无法南下。
于是,七月十五,杨平在护民军教导营的护卫下,乘坐那辆极为拉风的24马黄金战车,离开了蒲津渡口。
七月十日傍晚,抵达长安城。
长安城经过半个多月的清理,城内尸体已全部运出焚烧,还开展了大规模防疫工作。
从南阳运来的石灰用于全城消毒,带来的军犬、狸花猫不断捕杀老鼠,宜春镇配置的杀虫剂也派上用场,消杀城内各种蚊虫……
当杨平来到高大巍峨的长安城墙前,邹玉带着已抵达的雍州官员前来迎接。
城中残存的7000多百姓,经过半个月休养,脸上恢复了生机。
更有数千因各种原因退出杨平军队的关中地区兵员,再次见到杨平,激动万分,纷纷双膝跪地,高呼“都督万年”。
原来,这几天内,邹玉带着赶到的雍州官员,给长安周边地区分派土地,为城内共计多人分田编户。
当盖着太平民团雍州州政府大印的地契,发到他们手中,对这些历经磨难活下来的人而言:
意味着乱世将尽,太平祥和的日子即将到来。
他们唯有以最高礼仪参拜,表达对杨平的感激。
杨平在长安城停留两日,安排了雍州恢复生产的工作,及为西征大军提供支援的计划。
期间,邹玉提议将都城定在长安,杨平只是笑了笑,未作回应。
离开时,杨平回望这座边长12里的巨城,并非不动心,只是很快甩掉这念头,急切地催促教导营加快行军速度——他要在4天内赶回信阳新城,然后北上去接他的新娘子。
秦汉时期的武关道,是重要的战略通道,最窄的悬崖栈道宽度也超过3米,足以通行杨平的四轮战车。
七月二十日傍晚,杨平他们抵达丹水县,之后,在教导营车骑团护卫下,黄金战车日夜不停狂奔,终于在七月二十二日深夜,赶回600多里外的信阳新城。
此时的信阳新城早已张灯结彩,因为杨都督定于七月二十六大婚(这一天也是吕姝的生日)。
杨平三个月前就向吕姝承诺,会在七月娶她为妻。
二十多天前,杨平向潼关狂奔时,在黄河南岸的荥阳与吕姝分别,让她到临颍县待嫁。
深夜回到为成婚准备的新宅,杨平来不及细看,倒头就睡。
从五月底至今,近两个月,杨平不是打仗就是赶路,几乎没停歇过。
若是刚穿越过来的身体,早就垮了!
好在他这几个月打下的基础不错,即便行军,他也能天天吃肉、喝羊奶,加上年轻,身体还扛得住。
七月二十三日早上,杨平被生物钟叫醒,他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一边吃早餐,一边听提前半个月赶回信阳新城坐镇的齐峰汇报工作,主要是黄河沿岸黄淮兵团的布置情况。
齐峰最后总结:“都督,目前在黄河沿线,我护民军第三、第四、第六镇,共有15万兵力,
加上后备的8个步兵师,野战兵力超过20万,足以保证您大婚期间的绝对安全。”
接着,齐峰按照先北后南的原则,一一汇报了青州、徐州、宋州、淮州、豫州、大河总督区,以及新成立的舜州、雍州的分田编户情况。
最后,齐峰总结:“都督,加上荆南地区,及大江以北的淮南地区,我护民军共登记人口1800余万。
若进行紧急战争动员,十人抽一,可组建180万大军。”
听到人口总数,杨平皱了皱眉——战乱十多年,这些地区人口至少减少一半!
但杨平也明白,只要给这个民族安稳的生存环境,人口定会像破土的竹子般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