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第220章 启程迎亲

第220章 启程迎亲(1/2)

    “团长,江淮兵团总督张辽,在三天前抵达柴桑了。”报告的最后,齐峰仍以太平民团团长的身份称呼杨平,“看来,这位张总督根本没有和江波他们抢功的心思。

    目前,在鄱阳湖地区集结的我军部队,有第一镇的第一师、第三师,水军部队5个师,第二镇的第7师、第10师,总兵力6万余人。”

    说着,齐峰递上一份今日清晨发来的加急战报,“这是张辽总督关于原荆州地区布防的通告。”

    杨平接过战报仔细审阅,上面写着:护民军第四师、第五师,已押送南阳、汝阳、南郡这3个大郡的地主豪强,通过灵渠和韶关南下岭南地区;

    第八师押送荆南四郡的地主豪强向西进入云贵地区;

    第2师押送原荆州地区的所有世家大族开拓团,顺着长江向西而去。

    原荆州地区各县,均建立起人数200 - 500人的警备团,

    长江、汉江、云梦泽、洞庭湖地区则留下一支6000人的水上警备部队,我军后路安稳无虞。

    同时,张辽汇报,江东地区的降兵,会按都督要求,由水军部队及护民军第一师、第三师、第七师、第十师押送,

    通过长江、邗沟运抵淮河地区,与淮河沿线的4个预备师混编后,整编为6个步兵师,

    而江淮兵团主力部队,会顺泗水河北上,抵达黄河沿线。

    杨平看完后,对奇峰说道:“齐峰兄弟,看来南方是彻底平定了……

    对了,我让你给张辽、诸葛亮、江波等人发邀请函,邀请他们在7月26日晚上之前赶到信阳新城,不知道他们能否抵达?”

    齐峰笑着回道:“团长放心。

    从5月中旬到现在将近两个月,我们在原有武胜关大道基础上进行修整,铺上了水泥。

    从信阳新城到汉口不到400多里,一条宽度一丈五(3.5米)的水泥路,已经全部修通。

    从鄱阳湖到汉口,即便逆水,坐蜈蚣船一天一夜也能到达,而这300多里路,快马加鞭也不过一天时间,

    张总督、江波兄弟他们肯定能赶回来参加您的婚礼。”

    杨平乐呵呵地说道:“文远兄、江波兄弟、孔明,他们三人为太平民团平定南方立下赫赫功劳。

    这次请他们回来不全是参加我的婚礼,主要是我要安排一下南方各地的工作,为接下来的决战做准备。”

    两人正说着,一阵马蹄声传来,亲卫进来通传:“禀报都督,张和总兵官回来了。”

    杨平、齐峰立马起身,到院门口迎接。

    骑着战马的张和风尘仆仆,刚下马见到杨平,便激动地上前行礼:“都督,又见到您了。”

    杨平直接拉住张和的手,笑着说:“张和兄弟,用不着这么多礼,走走走,到我家来。”

    又对旁边的亲卫说道:“再去准备一份早餐。”

    进到杨平家的客厅,刚入座,卫兵就从大锅饭里给张和带了几个包子、一碗温热的米粥和一碟咸菜。

    张和正要向杨平汇报工作,杨平却示意他先吃饭再说话。

    张和几口解决了碟子里的包子,又一口气喝完碗里的米粥。

    杨平顺势递过两张餐巾纸,张和反应过来,便不再准备用袖子擦嘴。

    将餐巾纸扔进了垃圾篓里,张和感慨了一句:“都督,这里真是好享受呀!”

    杨平一时没反应过来,心想自己在21世纪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笑着对张和说道:“张和兄弟,这可不是享受,而是本都督计划,以后让天下百姓都过这样的日子。

    纸肯定是会普及的,你也知道,这东西制造起来几乎没有什么成本。

    等河北决战结束之后,纸的配方、生产工艺会公布于世。

    所有有条件的乡、里,都会让他们合作办起造纸厂来。

    到时候大家都改一改习惯,不要用袖头擦嘴了。”

    张和倒不是感慨杨平的日子过得奢靡,对于一个马上要执掌天下的人物来说,住的地方、吃、穿、用的东西已经够节俭了。

    只是这位流民出身的将领,到此时此刻仍感觉有些不真实——

    才7个月的时间,他们这群流民就将要取得天下,心态根本转变不过来。

    不过现在倒不是感慨的时候,吃过了饭就该办正事了。张和也知道杨平时间紧张,于是长话短说:

    “都督,8天前我接到您的命令,就通知了在秣陵(今南京市)的第五镇副总兵官何冬,

    由他率领第15师、第16师归从于江淮兵团指挥,水军第三师归第二镇的水军都统司指挥,后勤部队交给了牛壮司马的江淮警备部。

    我带着车骑第二师一路疾驰,赶回信阳新城,接受扩编整训。”

    张和的这个汇报真的很简短,简短到没有任何废话。

    于是,杨平也以极其简练的语言向张和通报了车骑部队扩编的各项事宜,

    以及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