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贵的文明监国阁下。"提奥多西向晋阳公主深深鞠躬,白色胡须上还挂着未化的雪粒,"这是敝国对文明灯塔的献礼。"
阿蛮掀开最前方马车的油布,一股混合着霉味与墨香的古老气息扑面而来。最上方那卷《理想国》的边角已经焦黑,却仍能看清内页工整的希腊文。
"当年亚历山大图书馆大火,这些典籍被一位隐修士冒死带出。"提奥多西抚摸着羊皮卷,声音哽咽,"如今终于找到了永恒的安身之所。"
晋阳公主当即决定在"万国学院"增设"希腊学馆",并命人连夜赶制特制的防蠹书柜。当这些典籍被安放进石经洞最里层的恒温密室时,年迈的主教跪地痛哭,用希腊语念诵着感恩祷词。
"主教阁下,您看这个位置可好?"阿蛮指着洞壁上新凿的凹槽,"这里将镌刻《理想国》的汉译全文。"
提奥多西颤抖着捧起阿蛮的双手:"年轻人,你知道吗?在希腊传说中,普罗米修斯盗火受刑时曾预言——终有一天,东方会升起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腊八节这天,一个惊人的发现震动了长安学界。在整理拂菻典籍时,几位通译偶然发现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残卷中,竟有与《礼记》惊人相似的论述!更令人称奇的是,在另一卷希罗多德的《历史》边注里,明确记载了"丝绸之国"的司法制度如何公正。
"这不是巧合。"晋阳公主在紧急召集的学议上断言,"正如皇兄所言,人类文明本出同源。"
永徽六年春,阿蛮奉命出使新罗。这个一直对大唐若即若离的东海国度,最近因"长明灯"的传说而态度软化。船队抵达金城港时,阿蛮被眼前的景象震惊——港口矗立着一座缩微版的长安灯台,虽然只有三丈高,但水晶灯盏与七彩火焰如出一辙。
"这是敝国工匠按商旅描述仿制的。"新罗宰相金春秋不无自豪地说,"虽不及天朝壮观,却也引得百济、倭国使者竞相观摩。"
在参观金城国学时,阿蛮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学堂正中央供奉的不是儒家先师,而是一幅《万国文明图》,图中各族学者围坐在长明灯下论道。更不可思议的是,图侧题诗竟用汉、新罗、倭三种文字写着:"灯火相传,光耀东海"。
"这是敝国'文明会'成员所绘。"一位白袍学士解释道,"我们虽是小邦,也愿为文明长河贡献涓滴。"
阿蛮当即提议与新罗合编《东海医药集》,将大唐医术、新罗针灸与倭国草药学熔于一炉。这个提议得到热烈响应,连一向矜持的新罗王都亲自出席了签约仪式。
归程途中,船队遭遇风暴。当"安海号"在惊涛骇浪中几近倾覆时,阿蛮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李承乾站在长明灯下,手持一盏琉璃灯,对他说:"风波终会过去,光明永存人心。"
次日清晨,风暴奇迹般平息。更令人称奇的是,船队被吹到了一处陌生海域,意外发现了耽罗岛(今济州岛)以南的群岛链。岛上居民自称"流求人",其语言竟与夷州有七分相似!
"天佑大唐!"随行水手纷纷跪拜,"这是先帝显灵,指引我们发现新地啊!"
阿蛮在最大岛屿上设立了简易的"文明驿亭",留下《千字文》与农书。临行时,岛民首领献上一块刻有奇异符号的龟甲,经辨认竟是失传已久的古越族文字!
永徽七年,一场前所未有的"万国文明大会"在长安举行。除了传统使节,今年新增了流求、耽罗等东海部族代表。最引人注目的是学术辩论环节——吐蕃学者用因明学解读希腊逻辑,波斯星学家演示如何用二十八宿预测日月食,而新罗医者则展示了融合针灸与印度脉轮的治疗术。
"这才是真正的文明交融。"晋阳公主在闭幕式上感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大会结束后,一个震撼人心的计划出炉:编撰《万国文明大典》。这部旷世巨着将收录已知所有文明的精华,用汉文与原文对照的形式刻在特制的防火陶板上,分藏于长安、逻些、尸罗夫等地的石经洞中。
"工程浩大,非十年不能成。"阿蛮翻阅着编纂方案感叹。
"十年不够就二十年。"晋阳公主望向窗外巍峨的灯台,"皇兄说过,文明传承是千秋大业。"
永徽八年冬,阿蛮在终南山石经洞监督刻经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最早刻下的《论语》石板,表面竟生出细密的金色纹路,在阳光下如星河闪烁。将作监的匠人查验后惊呼:这是青石与铁錾在极端干燥环境下产生的"金石合璧"现象,非百年不能形成!
"莫非是先帝在天之灵显圣?"随行官员纷纷下拜。
消息传回长安,新君李厥亲往察看。当他的手指抚过那些金色纹路时,突然发现它们隐约构成了一幅地图——长安到逻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