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佛缘盛世耀明章 > 第212章 郭府夜弈藏玄机,刘疆命途定权谋

第212章 郭府夜弈藏玄机,刘疆命途定权谋(4/5)

临下地俯视着这位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精气神、仿佛苍老了二十岁的门阀巨擘。

    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古井无波,却比方才的冰冷更加令人心悸:

    “老太公是明白人。当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清河崔氏满门尽诛,便是前车之鉴。”

    他微微一顿,目光如同冰冷的扫帚,掠过那张凝聚着郭况毕生心机与此刻无尽绝望的棋局,如同宣读最终的判决,

    “如何抉择,老太公自便。三日内,我要看到结果。否则…”

    子墨说到这里,又补充了一句,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郭氏一族,即刻退出盐、铁、漕运、丝绸、粮米一切官私经营,所有产业、商路、匠户名册,悉数移交少府与大司农。

    老太公…便安心在这府中,颐养天年,做一个真正的逍遥公吧。”

    话音落下,子墨不再言语,只是伸出修长的手指,在身旁紫檀木棋罐那光滑冰凉的边缘,极其随意地、轻轻地一弹。

    叮——!

    一声清脆悠扬、如同金玉相击的脆响,骤然在水榭死寂凝固的空气中迸发!

    这声音不大,却异常尖锐,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如同丧钟轰鸣,狠狠敲在郭况早已不堪重负的心弦之上!

    余音袅袅,在水榭中回荡不绝,嘲笑着他毕生的野心与此刻的狼狈。

    子墨不再看郭况那彻底化为一片死灰、再无半分生气的脸,转身。

    玄色的袍角在昏黄的灯光下划过一个冰冷而决绝的弧度,大步流星地离开了这座弥漫着绝望、腐朽与龙涎异香的水榭,将一室的死寂和那个被彻底击垮的老人,留在了身后无边的黑暗里。

    郭况的目光呆滞地落在棋枰上。

    那条曾经气势磅礴、仿佛要吞噬一切的黑棋大龙,此刻已被子墨最后那枚轻飘飘的白子,彻底钉死在了边角,断绝了所有活路,困死在一片冰冷的死地之中。

    所有的腾挪,所有的算计,所有的厚势根基,都成了可悲的笑话。

    他枯瘦的身体剧烈地晃了晃,如同被抽去了所有骨头,再也支撑不住,从蒲团上软软地滑落,如同一滩烂泥般瘫倒在冰冷坚硬的金砖地面上。

    浑浊的老泪,终于不受控制地,从他那双曾经洞悉世事的深潭之眼中,无声地滚落。

    ——

    车轮辘辘,碾过洛阳通往长安的官道。深秋的夜风带着刺骨的寒意,从车帘的缝隙钻入,吹动着车壁悬挂的油灯火苗,光影在车厢内剧烈地晃动、跳跃。

    车厢内,子墨闭目靠坐着。

    郭况那张瞬间枯槁绝望的脸,那双充满滔天恨意与哀求的眼睛,以及那句冰冷如刀的“刘疆…薨逝…”,如同无形的毒蛇,缠绕在他的心头,啃噬着他的神经。

    那场发生在幽静水榭里的血腥交易,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在他脑海中反复回荡,冰冷彻骨。

    祖父邓禹苍老而深沉的话语,此刻无比清晰地在他识海中浮现,字字如凿,敲击着他的灵魂:

    “…墨儿,陛下心思,深如九幽寒潭,不可测度。郭氏之患,于社稷而言,如附骨之疽,其势虽盛,然非倾国之祸,尚在可控之间。

    陛下所虑者,非郭氏一门之兴衰,乃天下世家门阀盘根错节、互为表里之大局也。

    若雷霆手段,尽除郭氏,则我邓氏一门独大,朝野侧目,百官惊惧,此非陛下所愿见,亦非我邓家长久之福。

    故,郭氏可存,然其妄念必断!其爪牙必折!

    前太子刘疆,乃陛下心头悬剑,眼中之钉,喉中之鲠!此子一日尚存,帝心一日不安,如芒在背,寝食难宁!

    此绝户之计,亦是陛下予我邓家之‘厚赐’!以刘疆之命,换郭氏苟存,陛下心安,我邓氏得保无虞,郭家亦从此沦为陛下与我邓家手中之牵线傀儡,再无半分威胁…此局,方为长治久安、平衡朝野之道。

    墨儿,慎思,慎行。”

    当时在祖父的书房中,听着这番剖析,只觉得祖父老谋深算,洞若观火,处处为邓氏一族的长远计。

    然而此刻,当他亲身作为刽子手,将这冰冷的交易赤裸裸地摊开在郭况面前时,他才真正触摸到这“深谋远虑”背后,那令人骨髓发寒的残酷与精妙绝伦的算计!

    留下郭氏!

    并非不能除,而是绝不能尽除!

    留下这个被打断脊梁、拔掉獠牙、只能依附皇权摇尾乞怜的“对手”,邓家在朝堂上就不会显得过于一枝独秀,刺眼夺目,成为众矢之的,也最大程度避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可能。

    陛下需要平衡朝局,需要一条拴住邓家的缰绳;

    邓家则需要一个看似存在的“敌人”,来证明自己对皇帝不可或缺的价值。

    郭家,从此不过是陛下和邓家棋盘上一枚被彻底驯服、失去灵魂的棋子,一个用以维持表面平衡的、悲哀的符号。

    祖父这一手“养寇自重”与“制衡之道”,简直玩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