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太山爲小莫寿乎
殇子而彭祖爲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
我爲一
注夫以形相对则太山大於秋豪也若各
据其性分物冥其极则形大未爲有余形
小不爲不足於其性则秋豪不独小其小
而太山不独大其大矣若以性足爲大则
天下之足未有过於秋豪也若性足者非
大则虽太山亦可称小矣故曰天下莫大
於秋豪之末而太山爲小太山爲小则天
下无大矣秋豪爲大则天下无小也无小
无大无寿无夭是以蟪蛄不羡大椿而欣
然自得斥鴳不贵天池而荣愿以足苟足
於天然而安其性命故虽天地未足爲寿
而与我并生万物未足爲异而与我同得
则天地之生又何不并万物之得又何不
一哉
?秋时兽生豪毛其末至微故谓秋豪之
末也人生在於襁褓而亡谓之殇子太大
也夫物之生也形气不同有小有大有夭
有寿若以性分言之无不自足是故以性
之爲大天下莫大於豪末无余爲小天下
莫小於太山太山爲小则天下无大豪末
爲大则天下无小小大既尔夭寿亦然是
以两仪虽大各足之性乃均万物虽多自
得之义唯一前明不终不始非有非无此
明非小非大无夭无寿耳
既已爲一矣且得有言乎
注万物万形同於自得其得一也已自一
矣理无所言
既己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注夫名谓生於不明者也物或不能自明
其一而以此逐彼故谓一以正之既谓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即是有言矣
?夫玄道冥寂理絶形声诱引迷途称谓
斯起故一虽玄统而犹是名教既谓之一
岂曰无言乎
一与言爲二二与一爲三自此以往巧历不
能得而况其凡乎
注夫以言言一而一非言也则一言爲二
矣一既一矣言又二之有一有二得不谓
之三乎夫以一言言之犹乃成三况寻其
支流凡物殊称虽有善数莫之能纪也故
一之者与彼未殊而忘一者无言而自一
?夫妙一之理理非所言是知以言言一
而一非言也且一既一矣言又言焉有一
有言二名斯起覆将後时之二名对前时
之妙一有一有二得不谓之三乎从三以
往假有善巧筭历之人亦不能纪得其数
而况凡夫之类乎
故自无适有以至於三而况自有适有乎
注夫一无言也而有言则至三况寻其末
数其可穷乎
?自从也适往也夫至理无言言则名起
故从无言以往有言才言则至乎三况从
有言往有言枝流分派其可穷乎此明一
切方法本无名字从无生有遂至於斯矣
无适焉因是已
注各止於其所能乃最是也
?夫诸法空幻何独名言是知无即非无
有即非有有无名数当体皆寂既不从无
以适有岂复自有以适有耶故无所措意
於往来因循物性而已矣
夫道未始有封
注冥然无不在也
?夫道无不在所在皆无荡然无际有何
封域也
言未始有常
注彼此言之故是非无定
?道理虚通既无限域故言教随物亦无
常定也
爲是而有畛也
注道无封故万物得恣其分域
?畛界畔也理无崖域教随物变是爲义
故畛分不同
请言其畛
?畛假设问?发起後文也
有左有右
注各异便也
?左阳也右阴也理虽凝寂教必随机畛
域不同昇沉各异故有东西左右春秋生
杀
有伦有义
注物物有理事事有宜
?伦理也义宜也群物纠纷有理存焉万
事参差各随宜便者也
有分有辩
注群分而类别也
?辩别也飞走虽衆各有群分物性万殊
自随类别矣
有竞有争
注并逐曰竞对辩曰争
?夫物性昏愚彼我封执既而并逐胜负
对辩是非也
此之谓八德
注略而判之有此八德
?德者功用之名也群至功用转变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