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古代当镇令 > 第152章 开江鱼

第152章 开江鱼(3/5)

"娘,够买新布做衣裳了!"柱子数着鱼,笑得露出豁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峰的巡检船靠近时,渔民们都笑着打招呼。他看见老郑和正拦住一条渔船,那船上的渔民网眼比规定的小,网里还混着些小鱼苗。"说了网眼要大三指,你咋不听?"老郑和的脸沉得像江水,"这些小鱼苗放回去,明年能长成大鱼;现在捞上来,顶啥用?"

    渔民低着头,嗫嚅着说想多捕点换米。陈峰让人从巡检船上搬来两袋米:"米先给你,但渔网必须换。你想想,今年多留些鱼,明年就能多捕些,日子才能长久。"那渔民红着眼圈,把小鱼苗一条条捡出来放回江里,网眼也当场改大了。

    江湾的禁渔区里,水草长得正茂。陈峰让人用浮标围出一片水域,禁止任何渔船靠近。他蹲在岸边,看着水里的鱼群在水草间穿梭,有的母鱼肚子鼓鼓的,显然怀了卵。"这里的鱼卵,秋天就能孵出小鱼,明年春捕就有更多鱼了。"他对秦霜说,指尖在水面划动,惊得鱼群四散游开。

    中午时分,渔民们在船上做饭。炊烟在江面上袅袅升起,混着鱼的鲜香。王老五煮了锅鱼汤,邀请陈峰和秦霜尝尝:"今年的鱼比去年肥,你看这汤色,奶白的!"鱼汤里没放多少调料,只撒了把葱花,却鲜得让人咂舌。

    收网时分,江面上飘满了归航的渔船,舱里的鱼堆得像小山。码头边早挤满了等着收鱼的商贩,有镇上酒楼的采买,有做鱼干的作坊主,还有些百姓提着篮子,想买条新鲜鱼尝尝鲜。

    陈峰让人在码头设了个公平秤,由老郑和负责过秤。渔民们的鱼按大小分类:鳇鱼、鲤鱼等大鱼卖给酒楼和商贩;鲫鱼、鲶鱼等小鱼卖给百姓;带卵的母鱼则由专人登记后放回江里,每条给渔民十个铜钱的补偿。

    "王老五家的鳇鱼,三十五斤!"老郑和喊着,在账本上记下数目。酒楼的采买赶紧递上银子,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这鱼够做两桌宴席,就等它下锅呢!"王老五接过银子,数了数,又分出一小半递给李寡妇:"柱子娘,拿着给孩子扯块布,眼看天热了。"

    李寡妇的鱼不多,但都是鲜活的鲫鱼,被镇上的妇人们抢着买走了。柱子抱着装铜钱的布包,沉甸甸的,笑得合不拢嘴:"娘,明天我还帮你拉网!"李寡妇摸着儿子的头,眼里的泪差点掉下来——自从丈夫走后,日子从没这么宽裕过。

    作坊主老张忙着收购小鱼,他要做鱼干和鱼酱。"这些小鱼晒成干,冬天给士兵们当干粮,耐放还补钙。"老张对陈峰说,手里的刀飞快地处理着鱼,去鳞、开膛、洗净,动作麻利得很。

    陈峰让人留了些最大的鱼,分给领地的孤寡老人和伤兵。"张婆的孙子病了,得给她送条活鱼补补。"他对管家说,"还有军营里的伤兵,让伙房炖鱼汤,伤口好得快。"

    最热闹的是鱼市。渔民们的鱼摊一字排开,吆喝声此起彼伏。"新鲜的鲫鱼!刚从江里捞上来的!便宜卖了!三斤鲤鱼换一斤米!"一个瞎眼的老汉摸着鱼,想给孙子买条小的,李寡妇看见了,悄悄塞给他一条鲫鱼:"大爷,拿着,不要钱。"

    陈峰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忽然对秦霜说:"你看,这春捕不仅是捕鱼,更是让大家能互相帮衬着过日子。"他指着王老五帮李寡妇修船,指着李寡妇给瞎眼老汉鱼,"以前渔民们总为了抢好位置吵架,现在有了规矩,又能互相帮衬,这比多捕几条鱼还重要。"

    秦霜笑着点头,她刚看见柱子把自己的鱼分给了更小的孩子。

    春捕持续了一个星期。渔民们的日子渐渐宽裕起来,不少人盖了新的茅草屋,给孩子添了新衣裳。李寡妇用攒的钱,给柱子请了个先生,让他学着认字;王老五则买了头小猪,说要养到年底,给家里添点肉。

    陈峰让人在沿岸建了个鱼市,每天都有新鲜鱼卖,还修了座冰窖,用来储存暂时卖不掉的鱼。"夏天热,鱼容易坏,冰窖能存住,冬天也能有鱼吃。"他对商贩们说,"你们也能多赚些钱。"

    老郑和带着渔民们,在江湾种了片芦苇。"芦苇能挡住水流,让鱼卵更容易附着,还能净化江水。"他指着刚种下的芦苇苗,"明年再来,这里的鱼肯定更多。"陈峰让人从镇上的药铺买了些能净化水质的草药,撒在江里,说是能让鱼长得更肥。

    春捕结束那天,渔民们在江边摆了桌谢江宴。没有山珍海味,只有各种做法的鱼:红烧鲤鱼、清蒸鳇鱼、油炸小鱼、鲫鱼豆腐汤......陈峰和秦霜也来了,和渔民们围坐在一起,举杯庆祝。

    "多谢郡王定下的规矩,今年的鱼比往年多,日子也比往年好。"王老五举着酒碗,声音洪亮,"明年春捕,俺们还按规矩来,保准让开平江的鱼越来越多!"

    渔民们都跟着附和,酒碗碰得叮当响。柱子吃得满脸是油,李寡妇看着儿子,眼里满是笑意。老郑和喝了口酒,对陈峰说:"等秋天,我带您来看,江里的小鱼苗肯定密密麻麻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