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言语间透露出想要亲自上战场的意愿,张谋也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微微一笑,给李勇斟满一杯酒。
“李勇将军有继承父祖遗志的壮志雄心,在下深感钦佩。目前各国皆欲图我大秦,韩风将军正打算集中兵力,优先对付南方的项籍。至于北方的燕国,尚且不足为虑。”
“上将军临行前,特地交代在下,将来破燕一战,定会联合将军一同作战。到时候上将军率军北上,李勇将军则率领长城军团东进,定能一举攻破燕赵,则天下可定矣!”
李浩眼见战事将近,眼中闪烁着兴奋之光,他早已渴望亲自率军征战,既然张震有此意愿,李浩也笑着回应:
“好,张将军果真是身经百战的名将,既然张将军没忘记李浩,李浩也不会忘记张将军的这份人情。”
李浩抬手微笑,张晨亦是笑答:“李将军有如此壮志,陛下和张将军定会给予将军施展才华的机会。”
张晨智谋过人,对付像李浩这样心思单纯的武将,自是游刃有余。作为昔日名将李信的孙子,李浩似乎只继承了其勇猛,却未得其智谋。
一番交谈后,张晨已基本摸清了李浩的性情。尽管李浩领兵能力出众,但在用兵策略上,却较为传统,缺乏张震那般出奇制胜的思维。不过,身为张震的心腹,张晨对这样的李浩反而感到更为放心。
……
彭城之内,楚军士兵的身影遍布全城,陆续还有各地前来归降的义军将领汇聚于此,彭城一时之间成为了多方势力的聚集地。
得知楚怀王后裔的下落,同时得知张震返回咸阳拥立子婴为帝的项籍,明白失去了张震指挥的秦军会选择固守,于是在范增的建议下,带领部将返回彭城,并昭告天下,项籍将在彭城拥立新楚王,宣告楚国复兴。
项籍率领项家军进城时,威武的气势引得百姓纷纷前来观看。项家军在前线屡败秦军的消息,让后方的民众热血沸腾。各地慕名而来的义军将领也早已听闻项籍的大名,渴望亲眼目睹这位义军领袖的风采。
拥立新王的典礼定于次日举行,熊烈作为精神象征,项籍仅打算让他成为复兴楚国的旗帜。项籍深知,最终主宰楚国命运的只能是项家人。
大厅内,各路义军汇集。义军中名声最响的是陈辰,其次是吕望与吕兴。但若论势力,如今占据泗水郡半壁江山,拥兵四五万的刘邦已是项籍的盟友。
项籍步入大堂,陈辰、吕望、共雄、吕兴,以及项籍麾下的龙甲、钟离云、季雄、蒲将军,还有以项仲、项冲、项英为首的项氏宗族,加上刘邦、张良,共同构成了拥立楚王的核心团队。
“拜见主公!”众人向项籍行礼,项籍见众人齐聚一堂,抬手示意。
“好,很好,大家都到齐了。彭城此次英雄汇聚,当前反秦大业遭遇挑战,张震率军返回咸阳诛杀逆贼赵高**,对暴秦而言,此乃喘息之机,但对我们来说,却是个不利的消息。”
李赫面色严肃,继续说道:
“但幸运的是,我们寻回了昔日先王遗落民间的血脉,此乃天命所归,预示着燕国的大旗将在这片疆域上再度飘扬,暴虐的秦朝必将为我大燕所灭。”
“今日,我们在此集会,共商拥立燕王之事,从此改弦更张,高举我燕国的大旗,以热血洗去燕人身上的耻辱,燕虽弱小,灭秦必燕。”
李赫目光如炬,众人情绪高涨,纷纷举手,齐声高呼:
“燕虽弱小,灭秦必燕!”
“燕虽弱小,灭秦必燕!”
彭地之王正式宣布燕国复兴,李赫麾下的李家军也正式更名为燕军,无论对大秦还是章邯来说,这都是预料之中且无法阻挡之事。
秦灭六国时,唯独燕国拼死抵抗,损失惨重。如今诸侯纷纷举起反秦的大旗,燕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其中的旗帜。
燕国的复兴,也让另一人激动不已,那便是赵恒麾下的智囊李策。李策心中怀揣着重立齐国的梦想,他渴望如先辈一般,将毕生心血倾注于齐国。尽管李策此刻身在赵恒阵营,但复齐大业始终是他魂牵梦绕之事。见到李赫拥立赵心为王,李策心中有了盘算。
李赫府邸
李策特意来到李赫府前,此时燕国初建,李赫自封为威武侯,赵青为丞相,赵成为御史大夫,左相为李赫之弟,上将军陈勇组成了燕王的决策核心,李赫作为统兵大将,统率全军。
府门外,侍从引领李策步入府中。
“请,李策先生。”
进入大堂,李赫见李策到来,连忙起身相迎。
“哈哈,李策先生,近日事务繁多,一直想请先生一聚,今日终得空闲!”
李策抬手,对李赫恭敬行礼。
“李策拜见侯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