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405章 心中踏实

第405章 心中踏实(1/2)

    次日清晨,晴月换上绿裙,为韩枫整理好衣裳,韩枫握住晴月小巧的双手,望着这位倾国倾城的新妇,轻轻抚过晴月额前的发丝。

    “心怡在家静候佳音,莫要太过忧虑。”

    杨枫面带柔情地说道。

    “夫君,你安心出征,我定每日为你祈福!”

    新婚燕尔,杨枫便不得不与心怡作别,离开将军府。陈靖与马浩已在门外等候多时,三人一同入宫觐见皇上。

    “大将军,有我在朝中,前线之事你可无忧。前几日传来消息,邯城已被敌军攻破,陈胜与张角拥立李辰为王,宣告赵国复国。照此趋势,巨鹿郡恐也难逃其手。”

    “李辰不足为虑。”

    杨枫淡然回应,事实确实如此。自李辰复国以来,杨枫率军连连击败赵军,最终将李辰围困于巨鹿城中。

    马浩接着说道:“李辰我倒不担心,眼下有一事需留意。皇上新登大宝,诛杀赵高逆党,而赵高弑君篡位之事,远在边疆的长城军团尚未得知。”

    “驻守北郡的王雷,乃王翦之孙,王贲之子,三代忠良,皆为帝国栋梁。我担心,若朝中无人前去告知此事并加以安抚,王雷可能会心生异念,这对朝局不利啊!”

    杨枫这才想起王雷。自蒙毅被冤杀后,王雷便接管了蒙毅麾下的长城军团,这是一个常年驻守北部边疆,时刻防备外敌的军团。

    杨枫思索片刻,觉得确有必要派人前去通知。尽管王雷一家三代皆对大秦忠心耿耿,但突然换主,难免会让王雷对杨枫产生别样看法。

    咸阳宫内,

    “皇上,前线战事紧急,杨枫特来辞行。”

    杨枫向子轩躬身行礼,子轩也深知当前局势。各国纷纷复国,天下一统不过数年,这些六国的遗老遗少,趁着大秦风雨飘摇之际纷纷揭竿而起。

    “老师辛苦了。朕本想老师新婚燕尔,应在咸阳多留几日,但如今局势危急,前线战事,一切就拜托老师了。”

    “为皇上和大秦尽忠,乃杨枫分内之事,不敢言苦。”

    御史大夫马浩随即奏道:

    “皇上,微臣有一事禀报。如今朝廷初定,赵高逆贼已除,但仓促之间,朝廷格局大变,蒙毅遭赵高陷害,微臣担心驻守北郡的王雷军团不明真相,对朝廷产生误解。

    王雷三代为将,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忠诚毋庸置疑。但如今朝廷初立,如此大事,微臣认为应派遣使者,代表皇上前去抚慰,表彰王雷将军及将士们戍边的辛劳。”

    婴儿王点头应允,确实,几乎遗忘了此事。长城守卫军在边疆驻守,抵御匈奴,功绩显赫。麾下三十万勇士,自陇西起,历经北地、上郡、云州、九原、雁门、上谷,守护着帝国的北境。

    自春秋战国起,北方的赵、燕两国便直面匈奴。历经数百年,匈奴虽未正式建国,内部无统一政权,但这些游牧民族天生骁勇善战,骑术精湛,一旦集结,短时间内便能号令数十万大军,其势不可小觑。

    一统天下后,始皇命李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击退七百里,令胡人不敢南牧,士不敢弯弓。后又命其修筑万里长城,筑起永久性军事防线,将匈奴阻于长城之外。

    婴儿王深知李将军镇守边疆责任重大,当即赞同李谋士的提议。

    “李将军镇守边疆,责任重大。朕初登大宝,理应前去慰问。何人可担此任?”

    张将军望向一旁的赵谋士,决定先派自己的心腹赵谋士前去接触这位将门之后,这对日后联合行动大有裨益。在张将军看来,李将军自出现至被项将军击败,似乎并未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但转念一想,李将军面对的是破釜沉舟的项将军。

    巨鹿之战,李将军的二十万长城守卫军作为主力围攻巨鹿,张将军则率二十万刑徒军驻守棘原。张将军原计划吸引各国兵力攻打李将军,自己则率主力突袭联军,与李将军里应外合,扫平联军。

    未曾想,项将军仅率三万楚军精锐,破釜沉舟,竟将李将军二十万大军击溃。不仅如此,张将军派去救援的两员大将也被楚军所杀,李将军本人亦被项将军活捉。此乃张将军判断失误,否则,四十万大军,怎会落败?

    鉴于此,张将军意识到必须提前了解李将军,而赵谋士正是最佳人选。

    “陛下,臣以为,赵谋士可担此重任。他口才出众,定能将咸阳城近况向李将军解释清楚。陛下登基,正值拨乱反正之时,李将军定会忠心拥戴陛下。”

    婴儿王望着赵谋士,心中踏实。

    “好,就派赵长史前去。朕特赐你节钺,见节钺如朕亲临。顺便视察边疆郡县,代朕慰问戍边将士。”

    赵谋士拱手道:“臣遵旨。”

    城池终于重现繁华盛景,李赫率领三万铁骑踏上征途,而赵谋则朝着城池西北,沿着大道疾驰向北。

    沿大道北上,快马加鞭不过旬日即可抵达北地郡。

    ……

    北地郡,群山连绵,峰峦叠嶂,一座座堡垒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