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对方来想明白了,也是真的无所谓,刘琰转脸问向刘靖:“告诉杨秋和梁兴准备参战,对了,赀奴也要参战。”
“今年不成。”呼延氏抢先开口拒绝。
“今年怎么不成?”刘琰拧眉问道:
提起这件事呼延氏就生气:“去年为了你已经派他们打过仗,地都是自由民在耕种,今年还不让他们种地自由民会有怨言。”
“你是在怨我喽?”
“当然怨你,大家都怨你,行商发财多好,谁愿意土里刨食?!”
眼看火药味渐浓,刘靖赶紧打岔:“有件事得和你商量,那个,宋果和杨丰留给我吧,我实在离不开他俩。”
宋果打理属国小金库,杨丰是刘靖的贴身卫士长,听说两人还兼任校事曹的角色。重要位置安插自己人有利,正愁寻个合适理由留下两人,既然刘靖开口刘琰小手一挥没问题。
这一打岔效果不错,刘琰转向下一个话题:“你和幽州发展到什么地步?”
这次呼延氏又抢先开口:“没你想的那么严重,我们不傻,只是借调一些军将训练骑兵。”
刘琰脸色瞬间不高兴:“孤问的是属国大都尉,大汉护羌将军。”
呼延氏眼皮一翻:“别动不动就称孤,这里是美稷不是你的封地。”
刘琰扑过去扯住刘靖:“我要美稷,现在就要!”
呼延氏忽然发笑:“我儿子说了才算,对了,他还不会说话,要不你问问我吧。”
“我凭什么问你呀。”
“凭我有儿子,你自己说占过多少便宜,只怪你没本事生不。。。。。。”
眼看刘琰就要爆炸,刘弥及时打圆场:“哎呀算了,算了。我说妹夫,和幽州究竟什么情况你赶紧说句话。”
刘靖也是一个头两个大,过去这俩女人相处挺好,怎么最近见面就拌嘴?刘弥说的对还是赶紧解释,不然没准闹到什么地步。
刘靖一脸谄媚笑着分开两个老婆:“想必两位贤内都知道幽州骑兵强悍吧。”
呼延氏用力点头,刘琰则小嘴一瞥:“天下都知道,不过要我说骑兵用武之地在草原,内地城池连片想有作为还得靠步兵。”
”两位贤内都可称真知灼见。“刘靖竖起大指赞同,随即开始讲正事。
此前魏伯阳作为使者来朔方拜见,谈话时提及过幽州人有意帮忙训练骑兵,当时刘靖没有下决心。等到刘珪来雁门助战,匈奴人现场观摩过几次战斗,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南匈奴这些牧民在战场和职业军人完全没法比。
所以请田豫带上些将领,根据匈奴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合理的方案。属国军队从四万人缩编到八千人,重新组建成铁甲骑兵。从战斗效来看属国骑兵的战斗力不降反升,后勤压力也缓解不少。
临了刘靖补充一句,这次改良不仅涉及作战,还牵扯到军事领域的所有方面。不过刘琰大可放心,田豫提供学习范本给匈奴人自行取舍。此外,幽州人只是主持军队训练,不参与实际指挥也不涉足后勤等其他环节。
“足足八千副铁甲,幽州就没有什么条件?”刘琰低头计算一阵发现蹊跷。
“幽州的支援的都是裁汰下来的铠甲,数量很少,主要还是咱自己制造,装备齐全还要再等几年。”刘靖淡淡开口,除了今天宴会上赠送的好铠甲,其余则是少量破烂铠甲,况且幽州确实没有提出什么条件。
这话说完刘琰更疑惑,知道朔方有多少铠甲作坊,产能满足修理铠甲都不够,别说几年时间制造几千副新铠甲,就是十几年也无法弄出足够的数量。
呼延氏眼皮一翻,冷笑着说道:“你还不知道,窦宾加入单于本部喽。”
“人家好好行商怎么可能加入匈奴,是你强迫的吧!”刘琰眉毛一立,自己都不清楚转移了话题。
“谁强迫他了!”
“就是你!”
“我没有!”
“我知道你不服我,怎么着还想练练?”
“还不分大小了是吧,练就练,谁怕你!”
“好了好了。”刘弥强行分开两个暴躁的女人,看向刘靖语重心长:“兄弟,你真不容易。”
刘靖哭的心都有了,悔不当初放刘琰去救灾,兴许是在灾民中感染了什么怪病。大老婆呼延氏也有毛病,定襄不算好地方要不要无所谓,所以闹别扭纯属争风吃醋。刘靖仰起头深吸一口气,事到如今过一天算一天吧。
放下大小老婆相互置气不表,单说最近赵甯的心情很愉快,因为结识一位乐景和的弟子,别看其貌不扬人品却不错,一点没有看不起别人的意思,说话好听还是个写作爱好者。据他本人说拜读过《乡俗记》,对赵甯的文学素养崇拜的五体投地。
此外他还对绘画很有兴趣,虽说绘画作品还不如赵四虎,可是艺术不讲技巧,要看是否用心感悟世界。所有人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