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像融化的金液,淌过付战玄色的王袍,也给苏瑶素色的裙摆镀上一层暖芒。两人本是沿着山间小径随意漫步,不知何时已攀上陡峭石阶,眼前骤然开阔——连绵峰峦在此处裂开一道深谷,谷底草木葱茏如翡翠,云雾如轻纱般漫卷,正是人们口中的翠云谷。
“这里的雾,倒比别处更润些。”苏瑶扶着崖边的老松往下望,忽然指着谷中一处,“你看那雾里,是不是有烟?”
付战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一缕淡青的烟在白茫中若隐若现,不似山火,倒像人家灶台升起的炊烟。“翠云谷从无人迹,怎会有炊烟?”他皱眉,“况且这崖壁陡峭,根本无路可通。”
苏瑶却已转身,目光落在右侧一片藤蔓缠绕的乱石堆:“我方才上来时瞥见这边有处石缝,许是能走。”她说着便拨开带刺的藤蔓,露出一道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窄口,“跟我来。”
付战无奈,只得紧随其后。石缝内潮湿幽暗,脚下尽是滑腻的青苔,两人只能摸索着前行。不知拐了多少弯,眼前忽然透出微光——竟是一处地下溶洞。钟乳石在昏暗里泛着冷光,洞底暗河潺潺流淌,苏瑶循着水流的方向,踩着水中凸起的石块往前,付战始终护在她身侧,生怕她失足。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前方终于出现刺眼的光亮。待走出洞口,两人都愣住了——
眼前是一片豁然开朗的盆地,良田阡陌如棋盘,几间茅草屋错落有致,屋前老槐树下,几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孩童正追逐嬉戏,远处田埂上,有农夫扛着锄头走过,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更惊人的是他们的衣着发式,袖口宽大如古画,发髻也与大付皇朝的样式截然不同。
“这……”付战征战沙场多年,见惯奇景,此刻却也失语。
苏瑶指尖微微发颤,望着不远处一块半埋在土里的石碑,碑上刻着模糊的字迹,她辨认半晌,忽然吸气:“是‘太康’二字!那是前朝之前的年号,比太祖建国还要早三百年……”
话音未落,田埂上的农夫已注意到他们,停下脚步,眼中满是警惕,却并未惊慌,仿佛只是见了寻常访客。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跑过来,仰头看着苏瑶的裙摆,怯生生问:“你们是从山上来的?”
苏瑶蹲下身,柔声点头:“我们迷路了,误打误撞走到这里。”
小姑娘眨眨眼,指向不远处的茅草屋:“阿爹说,山上的客人来了,要请去喝桃花茶。”
付战与苏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震撼。这处被云雾隔绝的秘境,竟藏着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落,他们的言语、习俗,甚至岁月,都停留在几百年前。炊烟袅袅处,原来真的藏着一个被时光遗忘的世界。
两人随着小姑娘来到茅草屋前,屋门轻掩,屋内透出温暖的灯光。一位中年男子正坐在桌旁,手捧一卷泛黄的书籍,见他们进来,便放下书卷,起身相迎,笑容和煦:“贵客临门,有失远迎,快请入座。”
屋内布置简陋却温馨,墙上挂着几幅描绘田园风光的画卷,桌上摆着几碟精致的茶点。中年男子亲自为他们斟上桃花茶,茶香袅袅,沁人心脾。
“我们本是随意游玩,不料竟误打误撞来到此地,真是奇缘。”付战感叹道。
中年男子微微一笑:“世间万物,皆有定数,二位能来到此地,亦是缘分。此处名为桃源村,世代居住于此,与世隔绝,不知外界岁月变迁。”
苏瑶好奇地问:“那前辈可知外界如今是何朝代?”
中年男子摇了摇头:“自我记事起,便未曾离开过此地,外界之事,一无所知。不过,听祖辈相传,此地曾是一位避世高人所建,为保一方净土,不受尘世纷扰。”
付战与苏瑶闻言,心中皆生敬意。他们在这桃源村中逗留了数日,感受着这里淳朴的民风与宁静的生活,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那个遥远而美好的时代。
临别之际,中年男子将一幅手绘的桃源村地图赠予他们,笑道:“二位若是有缘,他日再来,桃源村永远欢迎你们。”
望着逐渐消失在云雾中的桃源村,付战与苏瑶心中五味杂陈。他们知道,这个被时光遗忘的世界,将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秘密与向往。而关于特种钢材与火炮的讨论,似乎已随着这场意外的旅程,被远远抛在了脑后。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