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当天就不吐了,夜里能安稳睡上一觉。接着,村里患病的人都喝了这药,三天后,吐泻渐渐止住,精神也慢慢好了起来。大家都说是十虎救了村子,十虎却挠着头说:“是芪娘的方子好。”
芪娘站在院子里,看着那株已移栽到地里的黄芪,它在雨里舒展着叶片,仿佛也在为村民们欣慰。“这病来得凶,是因为今年气运属土,湿气太盛,脾土受困。”她轻声对十虎说,“人与天地相应,气运流转影响着疾病,用药得顺着天地的规律,才能药到病除。”
十虎似懂非懂,却记住了“人与天地相应”这句话。他看着芪娘被雨水打湿的鬓发,忽然觉得,有她在身边,再大的难关也能闯过去。
第四回 月下结情愫 医道传乡邻
时疫过后,王家峪的村民对芪娘越发敬重。孩子们总爱围着她,听她讲山里的草木故事;妇人们常来请教调理身体的方子;就连村里的老郎中,也特意来跟芪娘探讨医理。芪娘从不推辞,耐心地一一解答,还把一些常用的方子写在桑皮纸上,贴在村口的老槐树上,让大家照着用。
十虎看在眼里,心里既佩服又欢喜。他每日上山,除了打猎,就是采些芪娘说的药材,回来后帮她炮制:麻黄要去根节,甘草得蜜炙,地黄需酒蒸……他学得认真,芪娘教得仔细,两人常常在院子里忙到月上中天。
这日是中秋,山里的月亮格外圆,像个银盘挂在恒山的峰尖上。十虎打了只野兔,芪娘做了几个小菜,还炖了一锅黄芪山药鸡汤,香气飘满了小院。“尝尝这个。”芪娘给十虎盛了一碗汤,“黄芪补气,山药健脾,秋日干燥,正该补补。”
十虎喝了一口,暖意从胃里散开,直抵四肢百骸。“芪娘,”他放下碗,鼓起勇气说,“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看你懂这么多药草,不像寻常人家的姑娘。”
芪娘握着汤碗的手顿了顿,月光照在她脸上,一半明亮,一半朦胧。“我……是恒山的山神派来的,守护山里的草木。”她轻声说,像是在说一个秘密,“那日我在山中巡查,见有人设下虎夹,想捕那护山虎,我去阻止,却被风雪所伤,多亏你救了我,也救了那株黄芪——它是我的灵根所化。”
十虎愣住了,他虽猜到芪娘不一般,却没想过她竟与山神有关。“那你……还会走吗?”他声音有些发紧。
芪娘抬头看他,眼里映着月光,闪闪烁烁:“我本应守着山林,可在这里待了这些日子,见你们善待草木,用医道救人,觉得……人间也很好。”她低下头,声音轻得像叹息,“只是仙凡殊途,我若久留,怕是会触犯天条。”
十虎心里一紧,猛地抓住她的手:“不管什么天条,我只知道,有你在,这里才像个家。”他的手掌粗糙,却带着暖意,芪娘的手微微一颤,没有抽回。
月光洒满小院,那株黄芪在夜风里轻轻摇曳,叶片上的露珠折射着银光。芪娘看着十虎真诚的眼睛,忽然笑了,那笑容比月光还温柔:“若能留下,我想把医道传给大家。让这山里的草木,都能为百姓治病。”
从那以后,两人便成了心意相通的知己。芪娘教十虎更深的医理:如何根据五行生克来配伍药材,如何看四时六气来预防疾病,如何从脉象里辨出阴阳盛衰。十虎学得快,更擅长将这些道理用在实际中——邻村的王大嫂产后缺乳,他用黄芪炖猪蹄,三日后乳水就足了;镇上的李掌柜患了消渴症,多饮多食却日渐消瘦,芪娘让他用黄芪配知母、葛根,连服三月,竟好了大半。
这些病案渐渐传开,连恒山周边的县城都有人来找他们看病。十虎总说:“是芪娘教得好。”芪娘却笑着说:“是十虎有悟性,能把医理用到生活里。”
秋去冬来,恒山又落了雪。院子里的黄芪已长得有半人高,根须在土里扎得很深。芪娘看着它,忽然有些忧虑:“十虎,我的灵根在这里扎得越深,与人间的牵绊就越重,怕是……天庭很快就会知道了。”
十虎握住她的手,坚定地说:“不管什么来,我都护着你。”他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波,正在云层之上悄然酝酿。
(上卷完)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