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花屋湘军传奇 > 第40章 利器在手

第40章 利器在手(5/6)


    ---

    光绪二年,夏。肃州城外,嘉峪关下。

    黄沙莽莽,戈壁无垠。炽烈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而下,将大地烤得滚烫,空气在热浪中扭曲变形。

    一支庞大得望不见尽头的队伍,正如同一条沉默而坚韧的钢铁洪流,缓缓地、却无可阻挡地向西涌动。

    战马的铁蹄踏起蔽日的烟尘,士兵们扛着上了刺刀的洋枪,背着沉重的行囊,黧黑的脸庞上刻满了风霜与征尘,眼神却如同淬火的刀锋,锐利而坚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车轮辚辚,满载着粮草、弹药、帐篷的辎重大车绵延不绝,发出沉重而单调的呻吟。

    一面巨大的、红底金字的“左”字帅旗,在队伍最前方猎猎招展,如同指引方向的灯塔。

    旗下,须发皆白、面容清癯却目光如电的左宗棠,身着一件半旧的青布棉袍,并未骑马,而是端坐在一乘由四名亲兵抬着的素色肩舆之上。

    他的腰背挺得笔直,如同千百年风吹雨打依然屹立不倒的胡杨。

    他的视线越过汹涌的人潮,越过苍凉的关隘,投向西北那片被阿古柏窃据的广袤疆土,深邃的目光中,燃烧着收复山河的熊熊烈焰。

    在帅旗之后不远,一支由数百峰健壮骆驼组成的特殊驼队,格外引人注目。

    这些骆驼体格雄健,步伐沉稳,背上驮负的并非寻常的粮袋或木箱,而是一个个用厚实油布紧紧包裹、捆扎得异常严密的巨大包裹。

    包裹的形状棱角分明,异常沉重,压得骆驼宽厚的脊背微微下沉。

    驼队四周,是赵之谦亲自率领的精锐亲兵营,他们刀出鞘,弓上弦,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如临大敌,将驼队护卫得如同铁桶一般。

    赵之谦骑在一匹枣红马上,走在驼队的最前面。

    他比数月前更加消瘦,颧骨高耸,眼窝深陷,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如同寒夜里的星辰,里面跳动着一种近乎狂热的火焰。

    他偶尔回头看一眼那些沉默的驼峰,油布包裹下,是沈文忠依据德国秘方、在兰州制造局最深处那个隔绝火源的小工棚里,带着一群签了生死状的工匠,以命相搏才试制出来的第一批硝化棉炸药!

    这些威力远超传统黑火药的死神之吻,是左帅手中准备轰塌阿古柏坚城壁垒的真正“利器”!

    队伍中段,靠近一门门被骡马拖曳着的崭新劈山炮的位置,陈三更佝偻着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他的瘸腿在滚烫的沙地上跋涉,显得格外吃力。

    他粗糙的手,下意识地、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身边一门炮那冰冷光滑的炮身,指尖在那均匀的螺旋膛线上反复摩挲。

    自从靶场试射之后,这种近乎病态的动作就成了他的习惯。

    三百五十步的射程,那精准命中靶心的景象,如同梦魇,又似神迹,日夜萦绕在他心头。

    老祖宗传下来的眼力、手劲、心气儿……在那些冰冷精确的线条和数字面前,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浑浊的眼中,交织着困惑、不甘,还有一种被时代洪流狠狠抛下的、难以言喻的落寞。

    他抬起头,茫然地望着前方如潮水般涌动的军队,望着那杆高高飘扬的“左”字帅旗,又低头看看自己布满老茧的手,最终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很快被淹没在行军的巨大声浪里。

    就在这时,一阵压抑不住的骚动如同涟漪般在队伍中迅速扩散开来。

    “看!快看帅爷后面!”

    “那……那是什么?!”

    “棺……棺材?!”

    惊呼声此起彼伏。无数道目光惊愕地投向帅旗之后,左宗棠所乘肩舆的侧后方。

    只见四名身材格外魁梧的力士,赤裸着筋肉虬结的上身,古铜色的皮肤在烈日下闪烁着油光。

    他们肩扛手抬,正稳稳地运送着一口巨大的木棺材!

    那棺材由整段粗壮的上好楠木刳成,木质纹理清晰可见,在刺目的阳光下很晃眼,散发着一种原始而沉重的死亡气息。

    它没有任何雕饰,粗粝、素朴,却透着一股撼人心魄的决绝与悲壮。

    “舆榇出关!”一个老兵失声喊出了这个古老而惨烈的词,声音里充满了震惊和敬畏。

    “抬棺出征!左帅这是……这是不给自己留后路啊!”

    “誓与新疆共存亡!”

    低沉的议论声在士兵中迅速蔓延,最初的惊愕很快被一种更加强烈、近乎沸腾的情绪所取代——那是震撼,是悲愤,是血脉贲张的豪情,是誓死追随的决绝!

    无数双眼睛瞬间变得赤红,胸膛剧烈起伏。不知是谁先吼了出来:

    “收复新疆!誓死追随左大帅!”

    “驱逐阿古柏!还我河山!”

    吼声起初零散,旋即如同燎原的烈火,迅速连成一片,最终汇聚成一股撼天动地的洪流,冲破了戈壁的沉寂,直上云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