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花屋湘军传奇 > 第97章 以子之矛攻我之盾

第97章 以子之矛攻我之盾(3/6)

。没有证人,他的指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证据法”的规则下不堪一击。

    李鸿章这招釜底抽薪,精准地捏住了他的七寸。

    就在罗淑亚因“证据危机”焦头烂额之际,李鸿章的反击已如潮水般展开。

    他并非仅仅被动防御,而是主动出击,利用列强间的罅隙,开始构筑他“分而治之”的堤防。

    三口通商大臣衙门内,气氛与罗淑亚处的焦躁截然不同。

    李鸿章正与俄国驻天津领事孔气(K. A. Skachkov)进行着一场看似平和、实则暗藏机锋的会晤。精致的官窑盖碗茶飘散着清香。

    “孔气领事阁下,”李鸿章笑容可掬,语气诚恳。

    “贵国三位商贾不幸罹难,本大臣闻之亦深为痛惜。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前次曾中堂所判四名凶犯斩立决,乃为彰显我朝廷律法之严明,对贵国生命财产之尊重。”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推心置腹的忧虑,“然,本大臣细查案卷,此四人行凶之具体情状,是否皆有必死铁证?亦或在群情汹涌、乱象之中,有误伤、错认之可能?若仓促行刑,日后万一有确凿反证,岂非有损两国长久之交谊,更伤及沙皇陛下仁慈公正之声誉?”

    孔气是个典型的务实派,他更关心的是白花花的赔偿银子能否尽快、足额地落到俄国口袋。

    对于那四个“暴民”的生死,他并无罗淑亚那种近乎偏执的“血债血偿”需求。

    李鸿章这番话,既给了俄国面子(尊重生命、律法严明),又巧妙地暗示了“错杀”可能带来的外交风险(有损沙皇声誉),更挠到了孔气最关心的痒处——别因为几个无关紧要的“暴民”的生死,耽误了真正的赔偿谈判!

    孔气放下茶盏,灰色的眼珠里闪过一丝精明:“李中堂思虑周详,令人敬佩。鄙国政府之要旨,在于为不幸遇害之国民讨回公道,并确保此类惨剧不再发生。

    至于具体执行方式……只要贵国能体现足够的诚意和效率,使逝者家属得到应有抚恤,鄙国政府亦愿秉持务实与建设性之态度。

    ” 这几乎就是默许了李鸿章对俄案“重赔偿、轻人命”的处理方向。

    李鸿章心中了然,面上笑容更盛:

    “领事阁下深明大义!请放心,抚恤一事,本大臣定当秉持最大诚意,力求公允、迅速。” 俄国的堤坝,率先稳固。

    几乎与此同时,李鸿章的另一位得力助手盛宣怀,正穿梭于英、美领事馆之间。他的谈话策略更为直接。

    面对英国领事,盛宣怀着重强调:“此次贵国讲书堂被焚,实乃暴民受谣言蛊惑,迁怒于无辜。此点,我中堂大人与朝廷皆深表痛心与歉意。

    然细究根由,法领事丰大业当日举止暴戾,率先开枪伤我朝廷命官家仆,实为激化事态、点燃群愤之导火索。此点,英吉利素以公义着称于世,想必亦能明察秋毫。”

    他巧妙地将英美的损失与法国的挑衅行为挂钩,暗示英美若一味追随法国强硬,等于变相为丰大业的暴行背书,有损其“公正”形象。

    而对美国领事,盛宣怀则更多地谈及“商贸大局”和“未来合作”:“教案虽痛,终为一时之不幸。中美商利,源远流长,实乃长远之根基。李中堂极愿与贵国携手,妥善处理赔偿事宜,尽快翻过此篇,重启商埠繁荣,于两国商民皆为大利。” 他精准地抓住了美国当时对华政策中更侧重经济利益的脉搏。

    英、美领事虽然态度谨慎,但面对李鸿章方面主动释放的“区分对待”、“愿意单独协商赔偿”的信号,以及盛宣怀点出的“法国挑衅责任论”和“共同商业利益论”,他们强硬的态度明显有所松动,不再像之前那样紧紧捆绑在法国的战车上。分化的种子,已然埋下。

    当罗淑亚终于硬着头皮,在约定的“质证”日期来到谈判桌前时,等待他的是一场精心准备的“证据秀”。

    李鸿章方面准备的卷宗和证人证词,条理清晰,指向明确:丰大业在通商衙门如何咆哮失态、如何拔枪射击刘杰家仆(甚至有当日在场的通商衙门书吏作证);

    教案爆发时的混乱场景,暴民冲击主要源于对迷拐幼童谣言的恐惧,并无任何证据显示三位官员事前组织或现场煽动;

    特别是针对罗淑亚最想置于死地的陈国瑞,李鸿章直接甩出了数份案发时陈国瑞根本不在天津城内的铁证(营中值班记录、同僚证言),彻底洗刷了罗淑亚强加给他的“煽动主谋”罪名。

    罗淑亚面如死灰。他手中那份薄薄的、证人名字语焉不详的指控清单,在李鸿章这边如山的人证物证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无力。

    他试图咆哮,试图以“外交抗议”来掩饰自己的理屈词穷:“李中堂!你这是狡辩!是包庇!是对法兰西尊严的践踏!你必须交出那三个官员!”

    李鸿章稳坐如山,神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悲悯。他不再引用西方法条,而是用最直接、最符合中国人伦天理的话回应:

    “公使阁下,领事丰大业,身为外交官,不谨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