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花屋湘军传奇 > 第89章 五马分尸

第89章 五马分尸(5/9)

楔入了捻军围攻的阵线左翼!

    湘勇们沉默着,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狠劲,用血肉之躯和简陋的兵器,硬生生在捻军铁骑的狂潮中,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

    战阵瞬间大乱!捻军没料到侧翼会突然杀出这样一支不要命的队伍,攻势为之一滞。

    丁家庙村口,浑身浴血、甲胄残破的刘铭传,正拄着长刀,绝望地看着又一波捻骑冲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侧翼骤然响起的熟悉枪声和震天喊杀声,让他猛地一震!

    他难以置信地抬头望去,透过弥漫的硝烟,看到了那面在风中猎猎作响、沾满泥污却依旧刺眼的“湘”字大旗!

    还有旗下,那个在乱军中挥刀策马、悍勇无匹的身影——彭毓橘!

    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猛地冲上刘铭传的眼眶,滚烫的液体混着脸上的血污淌下。

    “湘军!是湘军弟兄!”他用尽全身力气嘶吼起来,声音因激动而变形。1

    “援兵到了!弟兄们,给我杀出去!杀啊!”

    原本濒临崩溃的淮军士卒,如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绝境中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呐喊着向缺口方向反冲!

    里应外合!湘勇以血肉为墙,硬生生顶住了捻军疯狂的反扑,为刘铭传部打开了一条狭窄却至关重要的生路!

    当最后一股淮军残兵在湘勇的掩护下踉跄着冲出包围圈,彭毓橘才下令缓缓后撤。

    阵地上,留下的是层层叠叠的尸骸,有捻军的,更多的,是那些穿着单薄旧号衣的湘勇子弟。鲜血浸透了初春冰冷的泥地。

    刘铭传在亲兵的搀扶下,踉跄地走到彭毓橘马前。

    这位素来眼高于顶的淮军悍将,此刻甲胄破碎,脸上血污混着泥浆,狼狈不堪。他看着彭毓橘那张被硝烟熏黑、布满疲惫却依旧刚毅的脸,嘴唇剧烈地颤抖着,眼中神色复杂到了极点,有劫后余生的狂喜,有难以置信的震动,更有一种难以启齿的羞惭。

    “彭……彭军门!”刘铭传的声音嘶哑干涩,他猛地抱拳,深深一躬到底,腰几乎弯成了九十度,声音哽咽。

    “大恩不言谢!铭传……铭传这条命,是湘军弟兄给的!此恩此德,铭传永世不忘!”

    他身后的淮军残兵,也纷纷向这支救了他们的湘军队伍投来感激和敬畏的目光。

    彭毓橘端坐马上,面无表情地看着刘铭传深深弯下的脊背。

    寒风吹拂着他染血的战袍,猎猎作响。他脸上没有半分得意,只有一片冰冷的疲惫。

    他微微抬了抬手,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省三兄言重了。同剿捻匪,份所当为。

    速整队伍,此地不宜久留。” 说完,他不再看刘铭传,目光扫过战场上那些倒下的、穿着旧号衣的熟悉身影,眼神深处掠过一丝刀割般的痛楚。

    他调转马头,声音疲惫而沙哑:“收拢我军伤亡弟兄,撤!”

    丁家庙的血战,并未改变湘军被排挤的冰冷处境。

    彭毓橘率部数次救淮军于危难,如同在泥泞中一次次燃起的微弱火星,短暂照亮了袍泽之情,却终究被更深的寒意吞没。

    淮军依旧占据着粮饷、器械的绝对优先,湘军的营地依旧是最偏远、补给最迟滞的角落。

    每一次凯旋,带回的除了袍泽冰冷的遗体,便是淮军将佐那日渐习以为常、甚至带着一丝微妙“理所应当”意味的冷淡致谢。

    李鸿章行辕里传来的命令,语气也愈发公事公办,带着不容置疑的距离感。

    同治六年,丁卯,春三月。鄂北枣阳一带,春意已浓,但风中仍裹着料峭的寒意。

    捻军张总愚部在遭受几次打击后,利用雨后道路泥泞、官军行动不便之机,再次发挥其流窜特长,试图突破淮军布下的防线,向豫西山区流窜。

    追击的命令再次下达。这一次,统率前敌诸军的,是淮军大将郭松林。

    命令要求各部务必咬住捻军主力,将其压迫至预设的包围地域。

    彭毓橘率领着他那支人数已不足两千、疲惫不堪且装备简陋的湘勇,作为偏师,被部署在战场侧翼一个名为“杨家塆”的丘陵地带。

    他们的任务,是监视并堵截捻军可能向这个方向的零星溃散。

    战斗在枣阳城西的平原上激烈展开。淮军主力依靠优势火器,步步紧逼。

    捻军马队则利用熟悉的地形,不断迂回冲击,试图撕开缺口。

    枪炮声、喊杀声、战马的嘶鸣声,混杂着升腾的硝烟,笼罩了整个战场。

    彭毓橘驻马在一处地势稍高的土坡上,用望远镜观察着主战场的方向。

    浓烟遮挡,只能看到影影绰绰的人马攒动,听到震耳欲聋的喧嚣。

    他麾下的湘勇们,拄着兵器,在坡下待命,脸上混杂着疲惫和对主战场激战的向往。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和潮湿泥土混合的刺鼻气味。

    “大人,”一名哨官策马奔来,脸上带着一丝疑惑和不安,“前方探马回报,主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