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花屋湘军传奇 > 第89章 五马分尸

第89章 五马分尸(4/9)

挺直腰板的面孔,一股深重的悲凉与无奈,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进掌心,声音却异常平静:“传令下去,各营加紧操练,约束士卒。粮草……我去想办法。”

    风雪似乎永无休止。

    彭毓橘所谓的“想办法”,不过是亲自带着亲兵,顶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雪,一次次往返于冰冷的官道,向那些掌管后勤、鼻孔朝天的淮军粮台官员,说尽好话,甚至不惜拿出自己微薄的积蓄打点,才勉强抠出一点救命的粮食和劣质黑火药,维持着这支被遗忘的湘勇队伍不至于彻底冻毙、饿毙在这兖州的冰天雪地之中。

    同治五年,丙寅,春寒料峭。运河畔的东昌府(今聊城)一带,战局陡然吃紧。捻匪任柱部数万精骑,利用初春河水解冻、道路泥泞的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淮军悍将刘铭传部团团围困在一个名叫“丁家庙”的狭小地域。

    战报如同雪片般飞入彭毓橘的营中。刘铭传部被围得水泄不通,几次试图突围都被捻军凶悍的马队冲散,伤亡惨重。

    淮军主力或因路途泥泞,或因调度迟缓,一时难以赶到救援。

    刘铭传派出的求援信使,几乎十死七八才将血书送到附近友军手中。

    信中字字泣血,恳求火速增援,否则全军覆没只在旦夕之间!

    “大人!是淮军刘省三(刘铭传字)!”营务官捧着那份染血的求援信,声音都在发颤,“被任柱围在丁家庙了!危在旦夕!”

    营帐内,气氛瞬间凝固。鲍超“腾”地站起来,豹眼圆睁,怒道:“救他姥姥!让他们淮军自己去救!平日里鼻孔朝天,粮饷克扣,这会儿想起我们来了?晚了!老子不去!”

    其他几个湘军老营官也纷纷附和,脸上写满了积压已久的怨愤。

    彭毓橘坐在案后,默默看着那份血迹斑斑的求援信。

    刘铭传的名字,他听说过,是李鸿章麾下数得着的猛将。

    此刻,那信纸上扭曲的字迹,仿佛能看到其主人困兽犹斗的绝望。

    他闭上眼,脑海中闪过的是无数画面:长毛围城时,友军冒死来援;

    安庆城外,湘军各部彼此依存的阵线;天京城下,袍泽间以命相托的嘶吼……袍泽之情,是刻在骨头里的烙印,哪怕对方是淮军,哪怕对方曾给过自己无数冷眼。

    若见死不救,与禽兽何异?日后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见那些战死的湘勇弟兄?

    他猛地睁开眼,眸中再无半分犹豫,只有一片冰冷的决绝。“备马!点兵!”声音不高,却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老彭!你……”鲍超愕然。

    彭毓橘站起身,目光扫过帐内诸将,一字一顿:“淮军是淮军,刘铭传是刘铭传。

    袍泽被围,危在旦夕,岂能坐视?此非救淮军,是救被困的数千同袍!

    是救剿捻大局!传我将令:各营能动之兵,立刻集结!轻装简从,只带三日干粮!目标,丁家庙!”

    命令如山。湘军营盘瞬间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沸水,炸开了锅。

    尽管怨气未消,尽管天寒地冻,道路泥泞难行,但彭毓橘的命令就是最高的号令。

    那些穿着单薄旧号衣的湘勇,咬着牙,抓起冰冷的兵器,以最快的速度在营前列队。

    没有激昂的鼓号,只有粗重的喘息和踩踏泥泞的脚步声。

    他们看着辕门前翻身上马的彭毓橘,那个背影在寒风中挺直如标枪。

    只要他还在前面,刀山火海,他们也敢闯!

    彭毓橘一马当先,带着这支仓促集结、人数不过两千的湘勇,一头扎进了初春的泥泞和凛冽的寒风之中。

    没有辎重拖累,没有淮军那种整齐的队列,这支疲惫之师爆发出惊人的速度。

    他们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浆,顶着刺骨的寒风,强行军一日一夜,如同一条沉默而坚韧的灰色长龙,直扑丁家庙!

    当丁家庙方向传来的喊杀声和枪炮声越来越清晰,已经能看到远处地平线上腾起的滚滚浓烟时,彭毓橘勒住马缰,举起望远镜。

    只见数不清的捻军骑兵,如同汹涌的黑色潮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淮军依托村庄、庙宇构筑的简陋防线。

    刘铭传的蓝色旗帜在硝烟中时隐时现,阵地已是岌岌可危。

    “列阵!抬枪、鸟铳在前,长矛大刀在后!结成圆阵!”

    彭毓橘厉声下令,声音在寒风中撕裂,“目标,捻匪左翼!给我狠狠地打!把他们的阵脚撕开!”

    疲惫到极点的湘勇们爆发出震天的吼声。

    他们迅速在泥泞的田野上展开,结成并不完美却异常稳固的圆阵。

    火绳点燃,劣质的黑火药发出沉闷的轰鸣,硝烟瞬间弥漫开来。

    抬枪、鸟铳喷吐出密集却并不精准的弹雨,射向捻军骑兵的左翼。

    紧接着,长矛如林般竖起,大刀在寒光中闪烁!

    这支突然出现的生力军,如同尖刀,狠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