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 第204章 会见西洋医生

第204章 会见西洋医生(3/5)

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听诊器(19世纪初发明,1912年为双耳塞式):用于听诊心、肺、肠部声音,辅助诊断肺炎、心脏病、肠梗阻等。

    - 体温计(玻璃水银式):可口腔或腋下测量,精度达0.1℃,用于判断发热及病情变化。

    - 影像与解剖诊断器械:

    - X线机(1895年发现X射线后快速应用):1912年的X线机已小型化,可用于拍摄骨骼(诊断骨折、骨肿瘤)、胸部(初步排查肺结核),但设备需高压电源,辐射防护简陋。

    - 喉镜(金属制):用于观察咽喉部黏膜、声带,辅助诊断喉炎、异物梗阻。

    - 基础化验器械:

    - 光学显微镜(可放大数百倍):搭配染色技术(如革兰氏染色),能观察细菌、红细胞、寄生虫卵,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如痢疾、败血症)、贫血。

    - 尿糖检测试纸(早期化学试纸):通过尿液与试纸反应变色,初步判断糖尿病。

    2. 治疗与外科类器械(以机械操作、无菌适配为核心)

    - 外科手术器械(无菌化改进后):

    - 基础切割/止血器械:不锈钢手术刀(多种刃型)、止血钳(直/弯型,用于夹闭血管)、缝合针(带线或无线路,线为丝线或羊肠线)、剪刀(组织剪、线剪区分)。

    - 特殊手术器械:阑尾切除术专用钳(1886年后定型)、疝修补用缝合针、骨折复位钳(搭配夹板/石膏固定),部分器械已镀镍防锈,降低感染风险。

    - 麻醉辅助器械:乙醚吸入器(玻璃制,通过挥发乙醚控制麻醉深度)、注射器(玻璃针管+金属针头,可重复消毒使用),用于注射吗啡(镇痛)、普鲁卡因(1905年发明,局部麻醉)。

    - 内科治疗器械:

    - 支气管扩张器(金属制,用于哮喘发作时撑开气道)、洗胃器(橡皮管+漏斗,用于中毒患者洗胃)、灌肠器(橡皮球+导管,治疗便秘或肠道感染)。

    - 输血器械(早期):玻璃滴管+橡皮管,可实现直接输血(需简单血型匹配,1900年ABO血型系统已明确,减少溶血风险),用于产后出血、大手术失血。

    3. 护理与辅助类器械

    - 基础护理器械:

    - 病床(可调节靠背角度的铁制病床)、便盆(搪瓷制,方便卧床患者)、热水袋(橡胶制,用于保暖或缓解疼痛)。

    - 消毒器械:高压蒸汽灭菌锅(用于手术器械消毒)、石炭酸喷雾器(病房环境消毒)、酒精灯(手术前器械快速灭菌)。

    - 生命支持器械(初级):

    - 人工呼吸器(手动风箱式,通过按压向肺部送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临时急救)、吸痰管(橡皮管,手动负压吸除呼吸道痰液)。

    核心特点与局限

    1912年的医疗器械已摆脱“经验化”,进入“标准化”初期,多数器械材质从铜、铁升级为不锈钢、玻璃,适配无菌操作;但缺乏电子驱动(如无电动手术刀、心电监护仪),依赖医生手动操作,精度受技术影响大,且无抗生素配套,术后感染仍需依赖器械消毒和环境控制。

    载沣微微颔首,对于医生们的解释,虽感到一知半解,但能在他们不经意的表达间感到对西方医学的骄傲,在治疗效果上引以为豪。

    载沣稍顿片刻继而说道:"关于诊治章程,本王已与内务府商议妥当。诸位每次入宫值班,若有诊治需求,自有太监引路,进往诊治之处。皇室会备好一切所需,只望诸位能尽心竭力。"

    马丁医师问道:"亲王殿下,不知日常体检诊治频率如何?"

    "初期,"载沣沉吟道,"可每周一次,皇帝与皇太后殿下若有病情变化,再随时传召值班医师。"他看向三位医生,目光中带着期许,"当然,诸位若能常来紫禁城走动,为皇室众人提供些健康建议,亦是极好的。"

    三位医生相视一眼,纷纷点头应允。来自法国的马丁医师补充道:"亲王殿下,据马佳绍英大人提及若皇室愿意,我们亦可传授一些基础的西医知识给宫中医官,以备不时之需。"

    "此乃大善!"载沣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若能如此,实乃皇室之福。"

    殿内,茶香氤氲,谈话在礼数周全的氛围中继续。

    窗外,不远处乾清宫外的官员与军警依旧肃立,而弘德殿内,一场关乎皇室健康与西洋医术交流的会谈,正以最合乎皇家礼仪的方式进行着。

    醇亲王载沣与三位西洋医生,各自心怀考量,却在表面的客套与礼数下,悄然达成了某种默契。

    醇亲王载沣放下手中的青瓷茶盏,釉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微微前倾身子,石青色蟒袍的袖口在烛光下泛着暗纹,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诸位医师,今日请你们来,是要诸位详述紫禁城内医疗事务的现状。"

    三位西洋医生立即正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