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紫禁城乃当今皇上与皇太后居所。"载沣的手指在案几上划出无形疆域,"由内务府统辖,现任总管大臣是马佳绍英。"他停顿片刻,观察着三位外国人的反应,"诸位应当已在私下与他有过接触?"
来自英国的威廉·乔治医师点头:"是的,殿下。马佳大人极为谨慎周全。"他推了推金丝眼镜,"我们每个人都单独会见过他,详谈了医术专长与任职意向。"
"正是。"
载沣嘴角浮现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
"绍英大人办事滴水不漏。他不仅征询了我们的医术,还特意通过驻华公使馆与民国政府多方斡旋。"
威廉·乔治竖起三根手指说道,"英、德、法三国公使与民国外交部反复磋商,最终才促成这份聘用合约。"
马丁医师好奇地问:"所以我们的薪水由内务府支付?"
"正是。"载沣点头,"西洋医馆直属内务府管辖,与太医院平级。"他特意强调"平级"二字,"两馆互不统属,日后为皇室诊治时,各位可独立判断,由患者自行选择治疗方式。"
殿外隐约传来军靴踏地的声响,随即又归于寂静。载沣不动声色地继续道:"西洋医馆已设于紫禁城神武门内,与寿药房比邻而居。"他拿起茶盏抿了一口,"但诸位也知晓,紫禁城内守旧势力对西医存疑。"
法国医师马丁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关节:"所以需要我们先从宫人开始诊治?"
"绍英大人考虑周全。"载沣的目光在三人脸上依次扫过,"你们可先挑选患病宫女太监问诊,用疗效证明西医之效。"他端起茶盘示意太监续茶,"如此既能积累医案,又能化解阻力。"
皮埃尔医师迅速记录要点,抬头问道:"关于值班安排?"
"每日轮值需要两位医生在宫廷值守,一位医生休息。"载沣比划着,"但初期不必过勤。太医院那边......"他压低声音,"我们已协调好,会调拨两名吏目协助记录诊疗过程,但绝不干预各位的医嘱治疗。"
"这两名吏目也是精通中国传统医术,可在众位医师旁进行学习。″
皮埃尔医师与同伴交换眼神,三人不约而同地点头。马丁医师谨慎地问:"那些吏目......"
"只负责观察记录。"载沣明确道,"用药与治疗方案全权由各位决定。"他拿起案上一份盖着内务府印章的文件,"这是章程细则,绍英大人特意嘱咐要当面呈交。"
约翰·乔治医师接过文件快速浏览,钢笔在随身携带的小本上飞快记录:"薪酬按月结算?不包含药材费用?"
"自然。"载沣示意太监取来一份清单,"这是所需首批简单的诊疗器具,内务府按诸位列出的清单置办。"他停顿片刻,"若遇疑难重症,会调用太医院共同会诊,希望各位不必介怀。"
殿角的西洋自鸣钟敲响三下,惊起窗外栖息的鸽子。载沣起身行礼:"今日所言,还望诸位保密。"他看向窗外隐约可见的乾清宫轮廓,"紫禁城的规矩......你们懂的。"
三位医生也跟着起身。威廉·乔治医师将文件收好:"殿下放心,我们会循序渐进。"马丁医师补充道:"先用疗效说话。"
醇亲王载沣落座后轻啜一口茶汤,满意地放下青瓷茶盏。烛火在弘德殿内摇曳,将三位西洋医生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
窗外,乾清宫的琉璃瓦在骄阳中泛着凛冽的光泽,而殿内关于西洋医馆的讨论已渐入尾声。
"诸位医师,"载沣的声音低沉而温和,"今日所言诸事,从医馆章程到诊治流程,不知可还满意?"
马丁医师合上笔记本,钢笔在指尖转了一圈:"殿下安排得极为周全。我们三人商议过,这样的安排既尊重皇室传统,又给予我们施展医术的空间。"
皮埃尔医师点头附和:"尤其是先从宫人诊治开始,确实是最稳妥的法子。"他推了推金丝眼镜,"不过殿下,我们虽已准备好为皇室服务,但西洋药物与器械......"
"正是要请教诸位。"载沣目光一凝,端起茶盘示意太监续茶,"大清皇室对西洋医药知之甚少,还望各位推荐信得过的供应商。"
三国医者的专业推荐
来自英国的威廉·乔治医师率先开口:"殿下,英国方面,我推荐伦敦医疗设备公司(London Medical Apparatus Co.),他们生产的听诊器与手术器械在英伦三岛广受好评。"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名片夹,抽出一张递上,"这是他们的伦敦总部联系方式,药品方面,葛兰素公司(Glaxo)的退烧药与消炎药颇为有效。"
"法国方面,"马丁医师接过话头,从怀中取出一本皮质封面的册子,"我推荐巴黎医疗仪器公司(Société Parisienne d'Inst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