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他爹死得早,全靠老娘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老娘看着儿子整天舞刀弄枪,不务正业,心里头直犯愁:“儿啊,你说你整天摆弄这些破枪棒有啥用?咱庄稼人,还是得老老实实种地,混口饭吃才是正事儿。”薛仁贵却跪在老娘跟前,磕了个响头,说:“娘,您放心,儿子日后必定出人头地,让您过上好日子。您就等着瞧吧,儿子早晚有一天会穿着官服,骑着高头大马回来接您!”
虽说嘴上这么说,可现实摆在那儿,家里头没地没牲口,咋种地?薛仁贵只好去给村里的财主家打工,帮着放牛放羊,挣俩小钱贴补家用。可这小子天生就不是干农活的料,整天脑子里想的都是排兵布阵、骑马射箭。有一回,他放着牛呢,瞅见山脚下有块空地,突发奇想,捡了些石头块,在地上摆起了阵势。正摆得入神呢,财主家的管家找来了,一看他不好好放牛,在这儿玩石头,气得抄起鞭子就抽:“你个懒鬼,不好好干活,在这儿瞎折腾啥?再不好好干,老子扣你工钱!”
薛仁贵虽说挨了打,可心里头那股子劲儿没灭。他知道,在这穷村子里,想出人头地比登天还难,得想办法出去闯闯。可咋出去呢?正犯难的时候,村里来了个算卦的先生。这先生瞧着薛仁贵的面相,大吃一惊,说:“小伙子,你这是贵人之相啊!日后必定飞黄腾达,只是眼下时运未到。这样吧,我给你指条明路,你去投军吧,战场上正需要你这样的好汉!”
算卦先生的话像一把火,点燃了薛仁贵心里的希望。回家跟老娘一说,老娘虽说舍不得,可也知道儿子留不住,咬咬牙,把家里仅有的几个鸡蛋卖了,给儿子换了身粗布衣裳,含着泪送他上了路。
一路跋山涉水,薛仁贵来到了军营。他心想,凭自己这一身本事,到了军营怎么着也能混个小头目当当。哪知道,军营里水太深,他一个没背景的穷小子,根本没人瞧得起。负责招兵的将官瞅了他一眼,随手把他分到了伙头军里,说:“先去做饭吧,等哪天表现好了,再考虑让你上阵杀敌。”
薛仁贵心里那个憋屈啊,可也没法子,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白天在伙房里帮着烧火做饭,晚上就偷偷跑到军营后头的空地上练枪。一来二去,这事让一个老兵油子知道了。这老兵名叫王大爷,虽说年纪大了,可也是个血性汉子,看薛仁贵肯吃苦,又有本事,就偷偷教他一些战场上的经验和技巧。
有一天,军营里突然来了紧急命令,说是敌军来犯,要立刻出兵迎敌。薛仁贵一听,眼睛都亮了,心想:终于等到机会了!他赶紧找到主将,说:“末将愿意上阵杀敌,请将军给末将一个机会!”主将斜着眼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就你?一个伙头军,也想上阵杀敌?别给老子添乱了,好好在后方做饭吧!”
薛仁贵心里那个气啊,可也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军开拔。可没想到,大军刚走没多久,后方突然来了一小股敌军,想趁虚而入,袭击军营。当时军营里没剩多少人,眼看着敌军就要杀进来了,薛仁贵急了,抄起一根长枪,大喊一声:“弟兄们,跟我上!”带着几个伙头军就冲了出去。
要说这薛仁贵还真是有两下子,一杆长枪舞得虎虎生风,眨眼间就放倒了好几个敌军。敌军一看,没想到这伙头军里还有这么厉害的角色,吓得掉头就跑。这一仗,薛仁贵算是露了脸,主将回来听说了这事,心里也有点吃惊,总算给了他个小旗牌的职位,让他跟着大军一起行动。
没过多久,唐军就和高句丽军队在辽东战场上碰上了。那一天,天刚蒙蒙亮,战场上就响起了隆隆的战鼓声。唐太宗李世民亲自率军督战,可没想到,高句丽军队人数众多,来势汹汹,唐军一时之间有点招架不住。
李世民站在高处观战,心里正着急呢,突然瞅见对面敌军阵中冲出一员大将,骑着一匹黑马,手持一柄大刀,直奔自己这边杀来。周围的护卫一看不好,赶紧护着李世民往后退。可那员敌将太厉害了,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眼看就要杀到李世民跟前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唐军阵中突然冲出一员白袍小将,骑着一匹白马,手持一杆银枪,大喊一声:“贼将休要猖狂,薛仁贵来也!”话音未落,人已经到了敌将跟前。那敌将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呢,薛仁贵的银枪已经刺穿了他的胸膛。紧接着,薛仁贵纵马向前,在敌军阵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敌军纷纷落马。
李世民在远处看得清清楚楚,心里直犯嘀咕:“这白袍小将是谁啊?怎么这么厉害?”旁边的将领赶紧回禀:“陛下,这是咱军中的小旗牌薛仁贵,前些日子刚立了战功。”李世民点点头,心里暗暗记下了这个名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仗,唐军大获全胜。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