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锦衣卫1 > 015

015(7/11)

准,任何频率调整都是徒劳。

    “他们在往‘魔鬼咽喉’去。”老陈指着海图上的三角形暗礁区,那里的洋流速度是周围的三倍,《航海历》标注的“缓流区”早已变成致命的漩涡。更致命的是,暗礁的岩石含高浓度汞矿,会干扰普通罗盘的指针,却对同盟的银币罗盘毫无影响——这是玛雅向导阿吉拉尔特意提醒的“天然防御带”。

    赵莽让船员同时释放低汞与高汞银币,在海面上形成“低-高-低”的频率带。这个信号在可见光下是“直线前进”,但用双轨校验解读,其实是“沿金星轨迹微调两度,避开浅层暗礁”。巡逻船的回应信号很快传来,三枚银币组成箭头,直指安全航道的中线。

    走私船的了望手突然疯狂挥舞信号旗,他们终于在《航海历》的空白处发现了手写的批注——那是某个懂行的水手临时添加的洋流修正值,却被雨水晕染得模糊不清。他们试图按这个残缺的数据调整航向,结果航线偏差得更厉害,船身开始剧烈颠簸,显然已经进入暗礁区的边缘。

    “看他们的船帆!”老陈低呼。走私船升起的纯银帆在高汞暗礁的影响下,表面凝结出银色的汞霜,彻底失去了反射导航信号的功能。有艘船甚至冒险用火炮轰击海面,想炸开暗礁,结果炮弹反弹回来,击穿了自己的船舷。

    赵莽的双轨导航此刻显出威力。当金星高度角降至45度时,银币频率自动下调至400赫兹,指引“银帆号”贴着暗礁区的安全边缘航行。六分仪的刻度与罗盘的频率计形成闭环校验,任何微小的偏差都会触发警报——这种精度,是只靠《航海历》的走私船永远达不到的。

    正午时分,雾散云开。赵莽看见最前面的走私船猛地一震,船底撞上了暗礁,桅杆像断骨般折落。船员们跳海逃生时,被暗礁区的高汞海水灼伤,浮出水面的人皮肤都泛着诡异的银色。另外两艘船慌忙转向,却因为没有频率校准,一头扎进了更深的礁石群,船体破裂的巨响在海面上回荡。

    “他们到死都不明白,”赵莽收起六分仪,银币罗盘的指针正对着金星落下的方向,“航海不是照本宣科,是让星星和海浪一起说话。”他想起阿吉拉尔的祖父说过的话:“玛雅人的船,既要看星星,也要听浪花里的银声。”

    老陈捡起被风吹来的一页《航海历》,上面的洋流图被海水泡得模糊,只有“金星合月”的标注还清晰可辨。但这个标注没有对应的频率参数,就像缺了汞含量数据的银矿坐标,终究是纸上谈兵。

    当“银帆号”驶入阿卡普尔科港时,夕阳将海面染成金色。赵莽望着暗礁区的方向,那里还飘着走私船的残骸,像些被遗忘的碎片。他将双轨导航的参数刻在银币罗盘的底座上:“金星每降1度,频率减10赫兹;洋流每偏1度,航向调3.5度”——这些数字,是台风后新航线的密码,也是文明战胜愚昧的见证。

    港口的玛雅祭司们举着金星图腾迎接,他们的黑曜石镜片反射着夕阳,与“银帆号”上的银币信号遥相呼应。赵莽知道,这套“行星+频率”的双轨导航术,终将像当年的汞镜迷宫密码一样,成为跨洋文明对话的新语言——而那些固执于旧历书的人,注定会被洋流和星星共同抛弃。

    甲板上的船员们正在清洗银币,这些见证了生死的金属片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赵莽将其中一枚抛给老陈,银币在空中划出的弧线,正好与金星落下的轨迹重合——这或许就是导航的终极意义:让人类的智慧,永远追得上宇宙的脚步。

    沉银回声

    台风退去的海面上,赵莽的靴底踩碎了一块浮冰。冰碴折射的阳光突然在海面投下奇异的光斑——不是普通浪花的反光,而是银币特有的冷辉。他趴在船舷边,看见二十米深的海底,一艘沉船的残骸正随着洋流轻轻晃动,散落的银币像撒在沙中的星辰,在清澈的海水中泛着幽光。

    “放下潜水钟!”他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老陈指挥船员启动改良的青铜潜水钟,钟壁的琉璃窗能过滤海水折射,清晰看到沉船的细节:船体结构是福建福船的样式,却挂着西班牙的三角帆;货舱里散落的木箱上,既刻着“开元通宝”的纹样,也有玛雅的太阳符号。

    第一个潜水员带回的银币让赵莽呼吸一滞。银币表面的硫化银结晶呈暗红色,与走私船使用的货币完全一致;更惊人的是,当银币贴近罗盘,频率计立刻跳至600赫兹——这个频率,与《幽灵银帆》记载的“失踪信号”分毫不差,那起二十年前震惊航海界的幽灵船事件,此刻有了新的注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漏网之鱼。”老陈用放大镜观察银币边缘的磨损,“二十年前失踪的‘银鲸号’,当年就载着中、西、玛雅三国工匠,结果在台风中失联,原来是沉在了这里。”他突然想起祖父的日记:“那船失踪后,美洲的低汞银矿走私突然猖獗,原来有幸存者把航线卖给了西班牙人。”

    潜水钟不断带回新发现。货舱里的航海日志用水墨书写,记载着从泉州到阿卡普尔科的秘密航线,其中几页被海水泡烂的纸页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