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锦衣卫1 > 009续

009续(5/8)

 回程的船上,阿武总对着星空摆弄算筹。他用十进制计算船速,又用二十进制换算航期,两种结果在星光下交汇,像两条汇入大海的河。赵莽告诉他:“就像这船,既需要罗盘确定方向,也需要星图校准航线,数学也是如此,不同的进制都是寻找真理的工具。”

    当船驶入马尼拉港时,赵莽将星图的秘密记入《中西算学通解》的续篇。书的最后写道:“天有星,地有矿,人有数,数有率,率相通,故天地人相通。”这或许就是金面具与玉玺最终揭示的真理——无论是玛雅人的二十颗亮星,还是中原的算学典籍,人类的智慧从来都是同一片星空下的星光,各自闪耀,却共同照亮着理解宇宙的路。

    频率之链

    赵莽将水晶棱镜对准蒸汽机模型时,塔斯科矿的阳光突然在黄铜齿轮上碎成了跳动的光斑。他屏住呼吸,看着光谱中580纳米的淡金色光带——属于塔斯科银矿的特征频率,正与齿轮转动的咔嗒声形成奇妙的共振,光斑在刻度盘上的震颤节奏,竟与齿轮的转速完全吻合。

    “频率相同!”阿武的手指悬在模型的飞轮上,不敢触碰这神奇的关联。三天前从“银钞同盟”秘库取出的蒸汽机图纸,标注着齿轮频率“每刻116转”,而此刻分光仪显示的塔斯科银光谱频率,换算后恰好是每刻116次振动,两个毫不相干的数值在此达成了惊人的一致。

    矿洞深处传来金属摩擦的声响,后金密使留下的那台破损蒸汽机正在运转,齿轮的卡涩声与赵莽手中模型的流畅节奏形成刺耳对比。那些人曾试图仿制蒸汽机,却因不懂齿轮频率与银矿光谱的关联,造出的机器总在运行116刻后崩裂。

    赵莽转动棱镜角度,波托西银矿的560纳米光谱投射到模型的另组齿轮上。光斑的震颤立刻变为每刻112转,与图纸上标注的“波托西银轴承适配频率”分毫不差。他忽然想起星图上的猎户座腰带三星,其光频换算后,竟与这两组齿轮频率构成等差数列——银矿、机械、星辰,通过频率形成了条隐秘的锁链。

    “数字和光线都是记录频率的方式。”赵莽在笔记本上画出三者的关系:玛雅20进制记录的“·—·”(7)对应116频率,汉字“七”旁标注着光谱波长,旁边用红笔勾勒出齿轮的齿形,三者的比例完全一致。就像用不同的语言说同一句话,记录的都是同一种频率。

    西班牙工程师带着游标卡尺闯进矿洞时,正撞见赵莽用银矿光谱校准齿轮。他们嘲笑这种“野蛮人的方法”,却在测量后脸色骤变——赵莽调试的齿轮频率误差不超过0.1转,而他们用精密仪器计算的结果,误差竟有3转之多。

    “我们用数字计算频率,你们用光线读取频率,结果相同。”赵莽收起棱镜,模型的飞轮仍在按116转的频率运转,带动旁边的小风车转动,风车的影子投射在星图上,恰好指向猎户座的某颗亮星,“这颗星的光到达地球需要116年,频率与银矿、齿轮完全一致。”

    后金密使的残余势力试图抢夺模型,却在触碰的瞬间被齿轮弹出——他们携带的辽东银频率与模型不匹配,触发了赵莽设计的保护机制。那些人始终不明白,蒸汽机的核心不在齿轮的形状,而在频率的匹配,正如银矿的价值不在成色,而在其特有的振动频率。

    玛雅祭司用骨杖敲击地面,节奏恰好与116转的频率同步。矿洞顶部的岩层随之微微震颤,露出隐藏的刻痕——那是组星际坐标,频率换算后指向银矿与星辰的共振点。“羽蛇神的鳞片振动时,会发出与星星相同的声音。”老祭司的声音发颤,“原来不是神话,是频率的共鸣。”

    赵莽将频率数据记入《中西算学通解》的补编,插页上绘制着三重图案:银矿光谱的波形、齿轮转动的轨迹、星辰闪烁的周期,三者在同一水平线上交汇。他在页边批注:“银有振频,械有转速,星有光频,三者同律,故能相感。”

    当西班牙军队再次进攻时,赵莽启动了防御机制。按116频率运转的蒸汽机带动棱镜阵,将银矿光谱投射到敌军阵中,与他们携带的劣质银器产生共振。那些银器在580纳米的频率下剧烈震颤,最终崩裂成碎片,就像不懂频率关联的入侵者,终究会被规律反噬。

    激战中,阿武发现受伤的后金密使正用鲜血记录齿轮参数,却将116写成了611,频率的倒置让所有数据都失去了意义。“他们只抄数字,不懂数字背后的振动。”赵莽看着那些错乱的记录,忽然明白技术模仿的致命缺陷——就像鹦鹉学舌,记住了声音,却不懂语义。

    战斗结束后,赵莽在蒸汽机模型的底座刻下组符号:玛雅20进制的“116”、汉字“百一十六”、光谱波形图,三者被道频率线串联。他对围观的矿工和工匠说:“银矿的秘密不在银本身,在它振动的频率;机器的奥秘不在齿轮,在转动的节奏;星星的规律不在闪烁,在光的波动。而我们记录这些的方式,无论是数字还是光线,终究是为了听懂天地的语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面具在行囊里与蒸汽机模型相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