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锦衣卫1 > 009

009(5/11)

人的市集。六斗粟换一两银的比例,从上游的玉米产地到下游的银矿,一路都刻在岩石上。去年在马尼拉港,他见过福建商人用同样的算法:“六石米换一担银,多一钱都不卖。”

    火折子突然照亮银箱里的暗格,里面藏着卷泛黄的账册。翻开第一页,竟是用毛笔写的汉文:“万历十年,与玛雅人互市,粟六斗易银一两,计得银三千两。”账册里夹着片玉米叶,叶面上用朱砂画着玛雅数字“·—○”,旁边注着“六”。

    “是前朝商人留下的!”阿武的声音发颤。账册后面还粘着张税单,西班牙王室的印章盖在“银税三十取一”的字样上,而被涂改的数字旁,有人用墨笔批注:“改六为十,可多征四成税。”

    赵莽忽然想起神父笔记里的话:“掌控数字者掌控白银。”篡改兑换比例,就能在交易中牟取暴利——六斗粟本应换一两银,改成十斗后,印第安人要多付近一倍的粮食。他摸出金面具,内侧“以粟易银”的刻痕在光线下显出深浅,显然是后来被人补刻过,原始的符号更像“公平交易”。

    矿道深处传来滴水声,赵莽数着水滴的节奏,忽然明白二十组数字的含义:前六组是基础兑换率,中间七组是不同谷物的折算(玉米、豆类、可可),最后七组竟是银矿的产量——每座矿每月产银量,刚好等于当地农夫缴纳的粮食总量除以六。

    “数字从不是方位,是账本。”他将账册与面具并排放好,两种文明的记录在火光里重叠。玛雅人用符号计算粮食,中国人用算筹丈量银价,西班牙人却想篡改数字来掠夺。阿武在银箱角落发现个小木盒,里面装着十几枚磨损的银币,每枚币缘都刻着个“六”字。

    “这是咱们的船洋。”赵莽认出那是隆庆年间开放海禁后铸造的银币,专门用于对外贸易。他忽然想起市舶司的老吏说过的话:“海上行商,信字为先,六斗换一两,少一钱都坏了规矩。”

    马蹄声在矿道外停住,西班牙骑士的吆喝声越来越近。赵莽迅速将账册藏进面具内侧的夹层,那些用银丝连缀的蛇鳞刚好能卡住纸页。他望着岩壁上的换算公式,忽然觉得数字真是奇妙——不管是圆点横线,还是汉字数码,算到最后,公道自在其中。

    离开矿洞时,赵莽将那枚刻着“六”字的银币嵌进神父骸骨的指缝。阳光穿过十字架的阴影,在地上投下六个光斑,像极了面具上的“·—○”。他忽然想起《九章算术》的最后一页,有人用朱笔写着:“数者,术也,亦道也。术可改,道不可改。”

    回程的马背上,赵莽总会摩挲面具上的符号。那些圆点与横线在掌心硌出印记,像极了算盘上的算珠。他知道自己带回去的不是金面具,是两种文明对公平的共识——六斗粟换一两银,不多不少,正如那道公式:实如法而一,天地间的道理,原是这般分明。

    递进的密码

    赵莽将两页纸在银箱盖上铺开时,火折子的光恰好能照亮关键处。左边是从玛雅手抄本上撕下的残页,赭红色的符号堆叠成三列,最右列的贝壳符号像串沉默的省略号;右边是《九章算术》的“粟米”残页,“所有率”“所求率”几个字被朱砂圈得醒目,旁边用小楷写着批注:“率者,数之纲纪也。”

    “你看这排列。”他用匕首尖点着玛雅手抄本,“最下面一行是单个符号,中间行的符号旁画着小圆圈,最上面行的圆圈里有个点——这是进位!”他忽然想起老祭司用玉米粒演示的计数:“一颗玉米是一,二十颗堆成一堆是‘捆’,四十捆装成一袋是‘石’。”

    阿武举着灯凑近,看见玛雅符号的堆叠规律:个位是圆点(1)与横线(5),20位的符号旁都缀着小圆圈,400位(20×20)则在圆圈里加个点。而《九章算术》的“粟米法”里,“所有率五十”“所求率三十”的表述,恰是将比例按等级递进——以五十为基础,三十为次级,形成固定的换算阶梯。

    “就像用斗量米,先数斗,再数石。”赵莽从行囊里掏出个象牙算筹盒,摆开六根算筹,“玛雅人用符号堆出‘位’,咱们用文字说清‘率’,骨子里都是把大数拆成小数算。”他忽然发现,玛雅手抄本的空白处画着个奇特的装置——二十根木杆并排而立,每根杆上穿着五颗玉米粒,正是简易的二十进制算盘。

    矿道外传来撬石头的声响,阿武迅速吹灭火折子。黑暗中,西班牙士兵的西班牙语混着印第安人的呜咽飘进来:“神父说第三列符号是400位,那里藏着最大的银矿!”赵莽捂住嘴才没笑出声——那些士兵显然没看懂,玛雅手抄本的400位符号旁画着个粮仓,分明是“石”的标记,与银矿无关。

    等外面的动静远去,赵莽重新点燃火折子。他将玛雅符号翻译成十进制:最下面一行的“·—”(6)是个位,中间行的“——”(10)旁有小圆圈,代表10×20=200,最上面行的“·”(1)带圆点,代表1×400=400。三者相加是606。而《九章算术》里“今有粟六百六斗,欲为粝米,问得几何?”的答案,恰好是606×30÷50=363.6斗。

    这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