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锦衣卫1 > 007

007(3/11)

战。”赵衡摸着显影的品字形,眼眶微微发红,“家乘里说宋公晚年常言‘百年后有汽机之变,需借墨法地磁以制之’,当时我们都以为是老人糊涂了,没想到……”

    苏半夏突然用银镯敲了敲蒸汽锅的简笔画。锅身立刻在蜂蜡拓片上显露出层隐形的纹路,是浑河的水系图,蒸汽锅的位置正好对应船坞的动力核心,而锅底的进水口,画着个小小的“裕”字——晋商的商号标记再次出现,证明他们不仅参与了蒸汽实验,还负责从墨西哥运来硫磺煤。

    “煤屑里的银矿粉末,能增强地磁感应。”赵莽将煤屑撒在玉玺残片旁,两者接触的瞬间,空气里突然弥漫开硫磺的刺鼻味,像船坞决战时的地磁暴重现,“宋应星故意用这种煤,就是为了让蒸汽装置与玉玺磁场产生共鸣——缺了任何一样,‘汽推铜轮’都只是空想。”

    夕阳西下时,赵莽将残章平放在青石板上。蜂蜡拓片的蜡痕在暮色中泛着微光,朱笔批注的蒸汽影与显影的地磁语重叠在一起,像幅跨越时空的技术蓝图:宋应星用西洋汽转球的壳,装墨家力推法的芯,再以美洲硫磺煤为引,玉玺磁场为媒,造出了这台藏在残章里的“墨法蒸汽机”。

    “他把所有关键信息都藏得极深。”赵衡将拓片小心翼翼地收进木盒,“煤屑要借蜂蜡拓印才显形,地磁语需加热到燃点才显现,若非船坞的地磁暴激活了纸页里的磁敏成分,我们可能永远发现不了这层秘密。”

    赵莽望着浑河入海口的方向。远处的西洋商船还在装卸货物,他知道那些船舱里,一定藏着与残章煤屑同源的硫磺煤——时空管理局不仅在偷运银矿,还在悄悄延续宋应星未竟的蒸汽实验,只是他们剥离了墨家的地磁制衡之法,只想让蒸汽成为战争的驱动力。

    而他手中的这页残章,像位沉默的哨兵。用蜂蜡拓片里的煤屑,用显影的地磁语,用宋应星晚年补录时特意留下的技术制衡之道,提醒所有后来者:真正的蒸汽力量,从不是无节制的驱动,而是像墨法讲究的“力衡”,让技术在磁场与蒸汽的平衡中,服务于文明,而非毁灭。

    暮色渐浓时,赵莽将残章贴近玉玺残片。蜂蜡拓片的蜡痕突然在磁场中融化,煤屑顺着“汽”字的笔画流动,在青石板上拼出个完整的“S”极符号——那是宋应星留下的最后指引,像枚埋在时光里的种子,只等合适的地磁与蒸汽,就能破土而出。

    第二章 磁暴后的玉玺异变

    第四章 光带里的齿轮律

    地磁暴后的第七个黎明,浑河的水汽在船坞废墟上凝成薄雾。赵莽擦拭玉玺残片时,指尖突然触到道冰凉的纹路——三枚残片的裂纹中,竟渗出蓝白色的光带,像极细的水流在玉质表面蜿蜒,最终在S极标记处汇成个旋转的光点,频率稳定得惊人。

    “用沙漏测转速!”苏半夏的银镯悬在光点上方,磁石锁链的震颤让光带泛起涟漪。当沙漏漏完最后一粒沙时,她数清了光点的旋转次数:整整三圈,不多不少,正好与《天工开物》残章蒸汽原理图里齿轮的标注转速吻合——每秒三转,像被无形的齿轮轴固定住的韵律。

    赵莽从行囊里取出《武备志》记载的地磁仪。铜制的指针刚靠近光带,就剧烈震颤起来,刻度盘上的汞柱一路飙升,最终停在“十衡”的位置——这意味着光带蕴含的能量强度,是普通磁极的十倍,且穿透性极强,连旁边堆放的黄铜板都无法阻隔,光带径直穿过金属,在对面的石壁上投下同样的旋转光点。

    “能穿透西班牙人的磁屏蔽层!”墨家后裔赵衡突然想起船坞决战时的情景,西洋密使的银质盾牌曾完美阻隔普通磁场,“这光带是地磁暴催生的变异能量,《墨经》里叫‘力透金石’,专克各类屏蔽。”

    他们将光带引向块缴获的西班牙磁屏蔽板。光带接触金属表面的刹那,竟像水渗海绵般钻了进去,在板的另一面重新汇聚成旋转光点,转速依然是每秒三转,与残章蒸汽图的齿轮频率分毫不差。赵莽突然明白这同步的意义——玉玺残片的光带,正是启动宋应星蒸汽机的“钥匙”,用能量频率匹配齿轮转速,像给机械上了把精准的锁。

    加热《熔岩祭器》的火山灰样本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硫磺气体遇到光带,突然化作淡蓝色的火焰,在残章蒸汽图上灼烧出细微的痕迹——那些被火焰熏过的纸面,显露出更多关于光带的注解:“三转生磁,五转催汽,十转透甲”,每个数字都对应着光带的能量等级,与《武备志》地磁仪的“十衡”刻度完全对应。

    “宋应星早就知道光带的存在。”赵莽摸着“三转生磁”的字样,光带在指尖的旋转突然加速,“他设计的蒸汽机,必须等玉玺残片产生这种变异能量才能启动,这就是‘需地磁助力’的真正含义——不是普通磁场,是地磁暴催生的光带能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船坞动力核心的废墟里,光带突然变得异常活跃。赵莽跟着流动的光带走到根断裂的银铁管道前,发现光带正顺着管道的裂纹往里钻,管道另一端连接的,正是残章蒸汽图里标注的“锅状容器”位置。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