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三:考验耐心与诚意?也许大圣是真的有事耽搁了。但半个小时,对于一个习惯分秒必争的律师来说,也足够长了。这本身就是一种考验。
考验他孟屿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诚意坐在这里等待。她要看他对这次谈话的重视程度,看他值不值得她花费宝贵的时间。
孟屿强迫自己放松肩膀,目光平静地扫过书柜里那些烫金的书名:《公司法精要》、《国际商法实务》、《婚姻家庭与继承》…… 每一个标题都像沉甸甸的砝码。
可能性四:与大力有关?
会不会……是大圣在等他来的这段时间里,接到了大力的电话?也许大力察觉了什么,直接打电话给她妈妈了?
母女俩在沟通?大圣会不会在根据大力的反应调整待会儿谈话的策略和尺度?孟屿的思绪瞬间飘回3603的餐桌。
大力闷闷戳鸡蛋的样子清晰地浮现。她会不会在生他的气?
会不会在电话里跟她妈妈抱怨了?想到这里,孟屿心里那根刺扎得更深了。
他有点后悔那个“急事”的借口,应该找个更委婉、或者更真实一点的理由?比如“王教授临时有事”?但当时那种情况……
可能性五:纯粹就是忙?
也许……真的就是自己想多了。大圣这种级别的律师,手上的案子动辄涉及天文数字,一个紧急电话拖上半小时再正常不过。
也许此刻她就在隔壁会议室,对着电话另一端某个跨国公司的CEO或者某个棘手的当事人,进行着唇枪舌剑的交锋。
他在这里的胡思乱想,纯粹是自我消耗。孟屿试图说服自己接受这个最朴素的解释,但心底那份因等待而生的不安和因即将面对“审判”而产生的压力,让这个解释显得格外苍白无力。
时间指向了第三十分钟。那杯水只被喝掉了浅浅一层。
孟屿的目光再次落到书柜里那几本《婚姻家庭与继承》上。刺眼。
他移开视线,看向窗外。城市在阳光下运转,车流如同细小的甲虫。
在这个高度,一切都显得渺小而有条不紊。但他此刻的心绪,却如同楼下拥堵的车流,纷乱而焦灼。
他想起福利院那个夏夜。
老梧桐沙沙的声响仿佛还在耳边,琉璃灯温暖的光晕似乎穿透了时空,与此刻办公室冰冷的几何光线形成了残酷的对比。
那时的“我愿意”是纯粹而坚定的誓言。
而现在,在这象征着现实规则与审视的律所办公室里,他需要将那份誓言兑换成具体的、可被丈量的承诺和规划。
门把手传来轻微的转动声。
孟屿瞬间挺直了背脊,所有的胡思乱想被强行压下,目光锐利地投向门口。心脏在胸腔里重重地跳了一下。
来了。
厚重的实木门被无声推开。
诸葛大圣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摊开的文件夹,眉头微锁,似乎还在思考着刚才电话里的内容。
她穿着剪裁利落的深灰色西装套裙,气场依旧强大,但看到坐在沙发上的孟屿时,脸上迅速切换成一种带着歉意的温和笑容。
“小孟,实在不好意思,一个跨国并购案临时出了点岔子,对方律师揪着反垄断条款不放,电话打了快四十分钟。”
她步履生风地走到宽大的办公桌后,将文件夹放下,顺手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口水,动作干练,“等久了吧?秘书给你倒水了吗?”
“阿姨您客气了,没等多久。”
孟屿站起身,礼貌回应,心头的焦躁因她自然的解释和温和的语气消散了大半,“水喝过了,谢谢。”
“坐,快坐。”
诸葛大圣绕过办公桌,没有坐回自己的老板椅,反而拉过旁边一张稍小些的扶手椅,坐到了孟屿斜对面的位置,距离更近,姿态显得随意了些。
她将保温杯放在小几上,目光落在孟屿脸上,带着长辈的关切:“最近怎么样?听大力说,你那个关于唐代丝路贸易的研讨会发言稿准备得很充分?王教授可是对你赞不绝口。”
“还好,还在完善细节。”孟屿谨慎地回答,摸不准这是真的闲聊还是前奏。
“大力呢?这丫头最近神神秘秘的,有时候回家吃饭也总抱着她那量子物理的书啃,问她是不是又在琢磨什么新项目,她也不说。”
诸葛大圣笑着摇头,语气里是无奈又宠溺,“这孩子,主意正得很,跟她爸当年一个样。”
孟屿顺着话题:“她最近对量子纠缠在信息传输上的应用很着迷,可能又在设计什么新模型。”
他顿了一下,补充道,“她很独立,也很有想法。”
“是啊,”
诸葛大圣轻叹一声,眼神有些悠远,“一转眼,都十八岁了。”
她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孟屿脸上,刚才闲聊时那点温和的笑意缓缓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律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