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羽知道,刘备这是在打探曹操的虚实。他沉吟片刻,缓缓道:“战争之事,变幻莫测,胜负并非只取决于兵力与粮草。袁绍虽强,却内部矛盾重重,谋臣之间互相倾轧,武将也各怀异心。而曹司空麾下,君臣同心,将士用命,虽兵力不足,却个个精锐。况且某已为曹司空献上一计,只要能成功实施,必能扭转战局。”
“哦?不知先生献上了何计?”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追问起来。
苏羽却不再言语,只是端起酒樽,再次浅酌一口:“天机不可泄露。玄德公只需静候佳音便是。时辰不早了,玄德公若是没有其他事,便请回吧。某还要歇息,明日还要随曹司空商议军务。”
刘备见苏羽不愿多说,知道再问下去也无济于事,便起身道:“既然如此,那备便不打扰先生歇息了。今日与先生一番交谈,备受益匪浅,日后若有机会,还望能再与先生探讨国事。”
“玄德公客气了。” 苏羽淡淡应道,并未起身相送。
刘备深深看了苏羽一眼,转身走出了营帐。待刘备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苏羽脸上的平静才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
他走到营帐门口,望着刘备离去的方向,喃喃自语:“刘备此人,果然不简单。看似温和无害,实则野心勃勃,而且极善笼络人心。今日他前来试探,恐怕不只是为了打探虚实,更是为了拉拢我。看来日后,必须对他多加提防才行。”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卫兵快步走了进来,躬身道:“先生,曹司空派人前来,说有要事相商,请先生即刻前往中军大帐。”
苏羽心中一凛。曹操深夜派人来请,莫非是出了什么变故?他定了定神,对卫兵道:“知道了,某这就过去。”
苏羽整理了一下衣衫,拿起案上的铜剑,快步走出了营帐。夜色深沉,军营中灯火通明,巡逻的士兵来回走动,气氛显得格外紧张。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或许即将来临。
来到中军大帐,曹操正端坐案前,眉头紧锁,案上摊着一张地图。看到苏羽进来,曹操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子翼,你来了。”
“司空深夜召见,不知有何要事?” 苏羽躬身行礼,问道。
曹操指了指案上的地图,沉声道:“方才接到探报,袁绍派淳于琼率领一万精兵,护送粮草前往乌巢。乌巢乃是袁绍的粮草重地,若是能一举拿下乌巢,烧毁袁绍的粮草,那这场官渡之战,我们便有胜算的把握了。只是淳于琼此人,虽勇猛有余,却嗜酒如命,防备必定松懈。某想派一支精兵,突袭乌巢,只是不知该派谁去合适。”
苏羽心中一动。乌巢劫粮,这可是官渡之战的关键转折点。历史上,曹操正是派张辽、徐晃等人突袭乌巢,烧毁了袁绍的粮草,才一举扭转战局,击败袁绍。如今曹操提前得知了消息,想要派人突袭乌巢,这倒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司空,” 苏羽上前一步,指着地图上的乌巢位置,“乌巢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淳于琼虽嗜酒如命,但其麾下士兵皆是精锐,防备也未必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松懈。若是派普通将领前去,恐怕难以成功。某以为,此次突袭乌巢,必须派一员有勇有谋、能征善战的大将才行。”
曹操点了点头,赞同道:“子翼所言极是。某麾下将领虽多,但能担此重任的,却寥寥无几。张辽、徐晃虽勇,却缺乏独当一面的经验;夏侯渊、夏侯惇虽有经验,却过于急躁,恐难当此任。子翼,你觉得谁最合适?”
苏羽沉吟片刻,缓缓道:“司空,某以为,关羽关云长最合适。关羽勇猛无比,有万夫不当之勇,而且他心思缜密,做事沉稳,若是派他前去,必能成功。”
曹操闻言,眉头却皱得更紧了:“关羽?某倒是想派他去,只是他心中始终惦记着刘备,恐怕不会真心为某效力。若是他在突袭乌巢的过程中,趁机投奔袁绍,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苏羽早已料到曹操会有此顾虑,他微微一笑,道:“司空放心。关羽此人,最重情义。当年他兵败被俘,司空不仅没有杀他,反而对他礼遇有加,赐他黄金、美女,还封他为偏将军。关羽心中,必定对司空心存感激。只是他与刘备兄弟情深,不愿背弃刘备,故而一直想要离开。此次派他去突袭乌巢,若是他能成功,司空便可以借此机会,对他更加厚待,或许能打动他,让他留在司空麾下。即便他依旧想要离开,司空也可以卖他一个人情,让他欠下司空一个恩情,日后若是两军交战,他也不会对司空手下留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深知关羽的才能,若是能将关羽留在麾下,无疑是如虎添翼。但他也担心关羽会趁机离开,到时候不仅损失一员大将,还会让袁绍得到一个得力助手。
“子翼,你觉得关羽真的会为某效力吗?” 曹操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