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羽坚定地说道:“司空,某不敢保证关羽一定会留在麾下,但此次派他去突袭乌巢,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若是我们不尝试,便永远没有机会。而且以关羽的性格,只要司空对他有恩,他必定会有所回报。即便他最终还是选择离开,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背叛司空,因为那样一来,他便会背上忘恩负义的骂名,这是他绝对不愿看到的。”
曹操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就依子翼之言,派关羽前去突袭乌巢。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某还需派一员副将,协助关羽,同时也监视他的动向。子翼,你觉得派谁去当这个副将合适?”
苏羽想了想,道:“司空,某以为,派张辽前去最合适。张辽与关羽素有交情,两人关系甚好。派张辽前去,既能协助关羽,又能起到监视的作用,而且还不会引起关羽的反感。”
“好,就派张辽为副将,与关羽一同率领五千精兵,连夜突袭乌巢。” 曹操当即拍板决定,语气中带着几分决绝,“子翼,你即刻去传令,让关羽、张辽前来中军大帐,某要亲自向他们部署任务。”
“是,司空。” 苏羽躬身应道,转身快步走出了中军大帐。
夜色更浓,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突袭战,即将在乌巢展开。苏羽知道,这场战役的胜负,不仅关系到曹操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整个天下的局势。而他,作为这场战役的推动者之一,也将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回到营帐,苏羽并未歇息,而是坐在案前,再次摊开了那卷《孙子兵法》。他知道,此次乌巢之战,虽然计划周密,但依旧存在诸多变数。袁绍麾下谋士众多,若是有人识破了他们的计谋,提前做好防备,那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苏羽沉思之际,帐外再次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正是他的贴身护卫,也是他在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亲信 —— 陈武。
陈武走到苏羽面前,躬身道:“先生,方才属下在营帐外巡逻时,发现有一个可疑之人,在营帐附近徘徊。属下想要上前盘问,那人却转身就跑,消失在夜色中了。”
苏羽心中一紧:“可疑之人?你看清楚他的模样了吗?”
陈武摇了摇头,道:“夜色太暗,属下未能看清他的模样,只看到他穿着一身普通士兵的衣服,身材中等,动作十分敏捷。”
苏羽眉头紧锁。这个时候,在他的营帐附近出现可疑之人,绝非偶然。难道是刘备派来的人,想要打探消息?还是袁绍派来的细作,想要刺探军情?
“陈武,” 苏羽沉声道,“从今日起,加强营帐周围的戒备,任何人不得靠近营帐百丈之内。若是再发现可疑之人,无需盘问,直接拿下。若是那人反抗,可就地格杀。”
“是,先生。” 陈武躬身应道,转身走出了营帐。
苏羽看着陈武离去的背影,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他总觉得,有一双眼睛,正在暗中盯着他,而这双眼睛的主人,很可能就是刘备。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无论暗中的人是谁,他都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乌巢之战即将打响,他不能在这个时候出现任何差错。
苏羽拿起案上的铜剑,拔出剑鞘。剑身寒光闪烁,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他知道,在这个乱世之中,唯有实力,才能保护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他的抱负,绝不仅仅是辅佐曹操统一北方那么简单。
苏羽的战马在尸骸间腾跃,铁蹄踏过凝结的血渍,溅起细碎的暗红飞沫。他左手勒紧缰绳,右手铜剑划出一道冷冽的弧线,将迎面而来的敌兵脖颈斩开一道血口。那兵卒双眼圆睁,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哀鸣,重重摔落在地,手中的环首刀还在兀自颤抖。
“守住粮道!别让刘备的人靠近马厩!” 苏羽扯着嗓子嘶吼,声音在喧嚣的战场上撕开一道裂缝。西营的火光已经蔓延到粮囤边缘,木质的栅栏被烈火烧得噼啪作响,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他瞥见东侧马厩方向有黑影闪动,心中一紧 —— 那是他们囤积战马的重地,若是被敌军焚毁,三日后乌巢之战便成了空谈。
策马转向的瞬间,一支羽箭擦着他的肩甲飞过,钉进身后的树干。苏羽反手摸向箭囊,抽出三支羽箭搭在弓弦上,目光如鹰隼般锁定暗处的弓箭手。弓弦嗡鸣,三支箭呈品字形射出,只听三声闷哼,草丛里倒下三个黑影。
“将军!东侧马厩告急!敌兵带着火油冲过来了!” 亲卫队长陈武浑身是血,提着断矛奔来,“我们的人快撑不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羽抬头望去,只见马厩方向已燃起数处火光,敌军士兵正踩着同伴的尸体疯狂冲锋,己方士兵虽拼死抵抗,却已是伤亡惨重。他咬牙握紧铜剑,沉声道:“陈武,你带两百人从侧翼迂回,截断敌军的后援!我亲自去守住马厩!”
“将军,不可!敌军势大,您若出事,我们……” 陈武急声劝阻。
“没时间了!” 苏羽打断他的话,双腿猛地夹紧马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