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文明领主:我建神话天庭为运朝 > 第817章 里坊喧闹,大儒相谈

第817章 里坊喧闹,大儒相谈(1/2)

    阿婆听了,笑得眼睛眯成了缝:

    “那是自然!”

    “洛神娘娘护着咱,也护着这芹,只有心诚的,才能采着带灵气的。”

    正说着,旁边的小孩哭了起来。

    是张家的娃子,嫌粥烫,把碗碰倒了。

    陈阿婆赶紧走过去,从旁边的竹筐里抓了一把云阶石碎渣,塞到娃子手里:

    “乖,别哭,含着这个。”

    “凉丝丝的,比糖还甜。”

    娃子含着碎渣,立刻不哭了,碎渣在他嘴里映出淡淡的光,照得他的笑脸都泛着粉。

    为首的修士陈凌看着这一幕,忍不住笑了,从袖里摸出几枚灵晶,放在阿婆的钱罐里:

    “阿婆,给我们装三碟芹,再劳烦多装些,带回去给师门的人尝尝。”

    陈阿婆摆手:

    “哪用这么多!几碟芹罢了。”

    “有仙长们护着洛阳,咱这点东西算啥!”

    陈凌却坚持:

    “该给的,阿婆采芹也辛苦。”

    等阿婆把洛水芹装好,三位修士接过,又对着阿婆拱了拱手,才踩着淡淡的云气飘走。

    街坊们看着他们的背影,纷纷议论:

    “这些仙长真和善,一点架子都没有!”

    “还是阿婆的芹好,连仙长都来抢着要!”

    陈阿婆笑着把钱罐里的灵晶收起来,又拿起木勺搅粥:

    “都是洛神娘娘的庇佑。”

    “咱好好过日子,比啥都强!”

    见状,左慈袖中的拂尘一甩,为自己先施了一个遮掩仙蕴的术法。

    身上衣袍变成了洗得发白的素色。

    连头发都添了几缕灰霜,挺拔的身形也微微佝偻了些,活脱脱一个走街串巷的普通老人。

    地仙神念所能听取的范围何其辽阔,只是再往里就不行,宫里的动静有大魏气运真龙遮掩。

    但是,让国师听清里坊的喧闹还是没有问题的。

    刚好听到王阿翁和娃子的对话。

    左慈目光稍稍在王阿翁的身上惊异了一会,未曾想这凡人石匠,竟然还有几分见识。

    稍稍停顿了一会。

    可这惊异没持续多久,就被更深的疑惑压了下去。

    左慈心中疑惑不减反增。

    正常……

    洛阳,实在是太正常了。

    但若真是如同表面的运转正常。

    方才巷口那三位修士腾空时的景象,又在眼前浮现。

    仙魏的龙气法禁何等森严?

    人道气运凝成的 “禁飞” 法度,连低阶修士御气半尺都要被龙威压制。

    这三人能踩着云气飘走,龙气却没半分异动,这绝不是“正常”二字能解释的。

    心怀疑惑。

    左慈手上的官印,亮出清光,扶平疑惑和杂绪。

    只要有这官印在。

    左慈便是天庭天尊门下的仙真,倒也不怕身怀因果,冒然撞上大魏宫内的禁制。

    心里便多了几分底气,脚步也稳了些。

    洛阳的里坊多依洛水而建,最热闹的 “承平坊” 紧挨着西郭门。

    左慈顺着坊内的河图石路往前走。

    沿途,甚至连里坊巡逻的大魏军卒都脚步规整。

    见了城中百姓还会点头示意,腰间的铜剑擦得锃亮,却没半分骄横之气。

    左慈看着这一切,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五浊恶世的乱象,在这洛阳城里竟半点不见,百姓安乐,军容严整。

    可越是这样。

    左慈心里的疑团越重。

    若真是运转如常,修士违禁飞行为何无人管?

    曹叡的命理异常又该如何解释?

    曹叡的命宫本应是 “紫气绕额”。

    上承文帝余泽能享天命。

    可他们蓬莱四仙推演时却见命宫晦暗,像蒙了一层灰雾,连寿数都比常理短了数载。

    按说有仙魏人道气运护佑,龙庭之主的命理不该偏移如此之甚,是 “命浊削减”?

    可曹叡虽耽于享乐。

    却也开疆扩土、招贤纳士,民心尚未离散。

    哪来的 “浊” 能蚀了天命?

    左慈越想越乱。

    耳边又传来几个大儒的对话。

    左慈循声望去,一双法眼,见到最负盛名的“清茗阁” 二楼的雅间传来叹气。

    竹帘半垂,将外间金市的喧阗挡了大半。

    案上摆着汝窑白瓷茶盏。

    泡着洛水畔采的 “云芽茶”,茶烟袅袅绕着案头摊开的《礼记》卷册。

    雅间里坐着两位老儒。

    张老穿一件月白缣帛儒衫,头上裹着顶玄色儒巾,鬓边露着霜白。

    手里攥着块象牙柄木笏。

    笏面刻着 “劝学” 二字,是太学旧物,平日里总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