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这一次星途S01的推出,这就是一次行业的颠覆,以技术,产业链的优势,推动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普及。
这就是行业龙头应有的气度,无论是哪一个行业,总不可能一直靠着补贴过日子。
尉来带动了热度,其他主机厂商甚至于零部件供应商也不可能只让尉来专美,2月10日,腊月二十七,大众宣布旗下的Id4.X,起售价格降至19.98万元。
同时,大众还宣布计划于今年十月份推出Id.3,这是一款基于mEB纯电平台打造,后置后劲,搭载125Kw电机,全系续航为430公里。
官方指导价格为15.98万元至17.38万元,这是目前大众最便宜的新能源车型。
虽然临近过年,但是大众的消息还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跟江淮成立合资公司之后的大众,这是也要加入到主流市场的竞争当中了。
此外,市面上在售的ET5,ES3,毛豆3毛豆Y等等主流车型,也先后悄悄的上线了优惠计划,以应对接下来的市场冲击。
相比起毛豆3,星途S01的售价只有一半,对于以科技力著称的特斯拉,带来的冲击同样不低。
“可不是嘛,也不知道我们的车子上市会怎么样。”
帝都,虽然已经是腊月二十七了,但是雷布斯还在小米总部办公。
小米的造车团队已经初步组建完成了,目前正在紧锣密布的计划着加速他们的造车项目,雷布斯亲任小米造车项目负责人。
没能挖到胡争楠,雷布斯也挖到了不少知名人物,有北汽极狐的总裁,宝马i品牌的外观设计师,微软人工智能的专家,中兴通讯的副总裁。
除了这些精英之外,剩下的就是小米内部的人员调岗了,在其他中高层方面,小米也在包括尉来,吉利,BYd等等新能源汽车优势企业里挖了不少的人。
初创团队组建完成,小米造车项目正式浮出水面,剩下的就是找个时间对外公布了。
按照雷布斯以及小米集团的规划,在造车项目上小米计划十年之内投入100亿美刀,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这些资金都将通过小米集团自身来解决。
跟檀锦程一样,身为资本的雷布斯以及小米集团,同样以现金流著称,小米的账户里叭着大量的现金,足以支撑起小米的造车项目,因此也没有必要独立于小米之外。
不过眼下,小米第一步要解决的就是造车资质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实行严格的双资质制度,先要通过发改委备案建厂资质,再通过工信部审批产品准入资质,对于新入局者,第一步就是要解决生产资质的问题。
实际上从2017年5月开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就已经暂停审批了,江淮大众是暂停之前的最后一家获批企业,到目前为止,四年时间过去,拥有双资质的新能源车企还停留在15家。
2017年五月份之后成立的新能源车企,想要合法造车,无非是要么收购,要么走代工路线,通过代工企业的资质来完成生产。
小米,毋庸置疑的是走代工路线,因为到目前为止,这玩意儿基本已经买不到了。
要买也不是没有,那就是像尉来那样,收购如知豆这种濒临破产或者已经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通过重组的方式拥有生资质,但是显然雷布斯是不会干种事儿的。
从投资风格上来说,檀锦程的投资风格更加的全面,可以理解为资本以及产业整合的模式,只要有利于企业或者自身的发展,他是不介意接手经营困难的企业。
扬子汽车是如此,魅族手机是这样,利帆汽车以及知豆汽车都是如此,国民技术同样是如此,檀锦程有足够的耐心,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来整合这些企业。
至于说整合失败了,那又如何?
但是雷布斯可不是如此,雷布斯的投资风格更加接近于纯资本,他投的企业要么是看好的行业在风投轮介入,要么就是在行业以及企业发展成熟期,寻找投资机会。
整合破产企业这种事儿,纯资本是很少去做的,费时费力。
哪怕是在科技制造业,无论是手机还是汽车行业,雷布斯介入的时间点都非常的微妙,真要说起来,那就是完全成熟了。
小米手机成立的时间点是山寨机横行的时代,虽然说市场混乱,但是无论是产业链还是产业模式,通过山寨机以及合约机,还有苹果的推动,都让智能手机进入到了成熟期。
小米在手机产业成熟之时介入,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整个行业的优势,有最成熟的代工厂,有好的屏幕以及CPU,只需要完成行业整合,就能够快速介入消费市场。
汽车行业也是如此,发展到2021年,国产新能源的产业链已经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