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第450章 藏羚羊

第450章 藏羚羊(2/2)

成两组:一组跟着郑教授在迁徙路线上挖掘临时水井,并用太阳能抽水机抽取地下水,同时种植耐旱的牧草,为藏羚羊提供食物;另一组跟着丹增去寻找新的水源地,同时在干涸的草甸上铺设保湿膜,减缓水分蒸发,帮助牧草恢复生长。

    在挖掘临时水井时,队员们遇到了不少困难。高原的土地坚硬,加上缺氧,挖不了一会儿就气喘吁吁,郑教授和队员们只能轮流作业,一点点往下挖。“这里的地下水位虽然深,但水质很好,”郑教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只要能挖到水,就能解决藏羚羊的饮水问题,等牧草长出来,它们就能在迁徙途中补充体力。”

    与此同时,丹增带领的寻水组也有了收获。在东部的一处山谷里,他们发现了一处隐蔽的泉眼,虽然水量不大,但足够藏羚羊饮用。“这是阿爸告诉我的‘神泉’,”丹增兴奋地说,“以前只有当地的牧民知道,现在终于能派上用场了!”他们立刻在泉眼周围搭建了防护栏,防止羊群踩踏,还在旁边撒下了牧草种子。

    一周后,第一口临时水井终于挖成了。当太阳能抽水机抽出清澈的地下水时,众人都激动地欢呼起来。郑教授立刻联系监测队,引导卓玛带领的藏羚羊群前来饮水。当群羊走进水井旁时,看到源源不断的水流和旁边嫩绿的牧草,都兴奋地扬起头,发出欢快的叫声。小绒跑到水边,一口气喝了好几分钟,还在牧草旁啃了几口,精神明显好了很多。

    离开青藏高原的前一天,萧凡和丹增一起去看新种植的牧草。嫩绿的草芽从枯黄的土地里钻出来,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几只蝴蝶在草芽上方飞舞。“等这些牧草长大了,藏羚羊迁徙时就有足够的食物了,”丹增笑着说,“我们还和当地牧民达成了协议,一起守护泉眼和水井,不让任何人破坏,每年藏羚羊迁徙时,我们都会来这里给它们送水送草。”

    萧凡拿出笔记本,在最新一页画了幅青藏高原的画:湛蓝的天空下,卓玛领着藏羚羊群在水井旁饮水,小绒在牧草旁啃食,科考队员们正在挖掘水井,丹增站在泉眼旁微笑。旁边写着:“每一片退化的草甸,都渴望着绿意;每一次对藏羚羊的守护,都是与高原的共生之约。”

    第二天清晨,“探索号”准备驶离日喀则港口。郑教授、丹增和当地牧民都来送行,丹增给萧凡送了一个用牦牛角雕刻的藏羚羊挂件,挂件上的藏羚羊身姿矫健,犄角修长:“这是我用自家牦牛的角雕刻的,希望你下次来的时候,能看到小绒长成和卓玛一样强壮的藏羚羊,看到卓乃湖重新蓄满水。”

    萧凡接过挂件,郑重地挂在背包上,和之前的红毛猩猩毛发挂件、鹦鹉螺贝壳、鲸鱼骨北极熊挂件、枣椰木小象挂件、雨林硬木美洲豹挂件放在一起。他站在甲板上,挥手向大家告别,直到他们的身影变成远处草原上的小点。林夏走到他身边,递来一份新的资料:“下一站,南极大陆。科考站的吴教授说,那里的冰盖融化速度加快,企鹅的栖息地被淹没,很多企鹅幼崽因为找不到干燥的地面筑巢,刚出生就夭折了,我们得去看看。”

    萧凡接过资料,照片上的南极冰原一片洁白,原本的企鹅栖息地被融化的海水淹没,几只成年企鹅背着幼崽,在浮冰上艰难地行走,远处的冰盖正在慢慢崩塌,发出巨大的声响。“走吧,”他对林夏说,“去赴下一场与生命的约定。”

    “探索号”的汽笛声响起,缓缓驶离日喀则港口。阳光洒在草原上,泛着金色的光芒,远处的雪山在云层中若隐若现,像是在向他们告别,也像是在等待着下一次的重逢。萧凡知道,这场守护生命的旅程永远不会结束,从加里曼丹的焦土到澳大利亚的蓝海,从斯瓦尔巴的冰原到撒哈拉的沙原,从亚马逊的雨林到青藏高原的雪域,再到即将前往的南极大陆,只要还有生命在呼唤,他们就会带着希望,继续前行。

    海风裹挟着高原的清冽气息,吹过甲板,也吹过萧凡的脸颊。他摸了摸背包上的六个挂件,每一个挂件都承载着一段守护的记忆,每一段记忆都坚定着他的信念——与地球的共生之约,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承诺,而是在每一片土地上种下希望,在每一次守护中传递温暖。而这份承诺与温暖,会指引着他们,走向更多需要守护的远方。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