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营地,营地周围堆放着大量原木,地上还散落着偷猎者用的兽夹。“这些兽夹很危险,不仅会伤害美洲豹,还会伤到其他动物,”迭戈一边拆除兽夹一边说,“我们已经把营地的位置发给了警方,他们很快就会过来处理,以后我们会加强这片区域的巡查,不让他们再来破坏。”
一周后,红外相机传来了好消息。其中一台相机拍到了暗影的身影,它的右前腿伤口已经结痂,正在追逐一只鹿,虽然动作不如以前敏捷,但最终还是成功捕获了猎物。更让人惊喜的是,另一台相机还拍到了一只母美洲豹带着两只幼崽,在食物投放点进食,幼崽们活泼地在母豹身边打闹,眼里满是生机。“这说明我们的保护措施有效果了,”周教授看着相机里的画面,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只要我们继续加大保护力度,阻止非法砍伐和偷猎,美洲豹的生存环境会慢慢变好。”
离开亚马逊的前一天,萧凡和迭戈一起去查看新布设的红外相机。在一片茂密的竹林里,他们发现相机拍到了暗影,它正趴在一棵大树上晒太阳,右前腿已经能正常着地,琥珀色的眼睛里没有了之前的警惕,多了几分平静。“等这片雨林恢复了,暗影就能重新拥有自己的领地,”迭戈指着远处的树林说,“我们还和当地政府达成了协议,在非法砍伐区种植原生树种,比如美洲豹喜欢的无花果树和巴西坚果树,等树苗长大了,雨林就能恢复生机,猎物也会越来越多。”
萧凡拿出笔记本,在最新一页画了幅亚马逊雨林的画:茂密的雨林里,暗影正趴在树枝上晒太阳,母美洲豹带着幼崽在林间奔跑,科考队员们正在布设红外相机,迭戈在拆除偷猎者的兽夹。旁边写着:“每一片残缺的雨林,都渴望着重生;每一次对美洲豹的守护,都是与雨林的共生之约。”
第二天清晨,“探索号”准备驶离马瑙斯港。周教授、迭戈和环保组织的成员都来送行,迭戈给萧凡送了一个用雨林硬木雕刻的美洲豹挂件,挂件上的美洲豹身姿矫健,眼神锐利:“这是我用被非法砍伐的树木废料雕刻的,希望它能提醒你,亚马逊雨林和美洲豹,永远等着你们回来。”
萧凡接过挂件,郑重地挂在背包上,和之前的红毛猩猩毛发挂件、鹦鹉螺贝壳、鲸鱼骨北极熊挂件、枣椰木小象挂件放在一起。他站在甲板上,挥手向大家告别,直到他们的身影变成远处雨林边缘的小点。林夏走到他身边,递来一份新的资料:“下一站,青藏高原。科考站的郑教授说,那里的冰川退缩速度加快,高原草甸退化严重,藏羚羊的迁徙路线被破坏,很多幼羊在迁徙途中夭折,我们得去看看。”
萧凡接过资料,照片上的青藏高原雪山皑皑,原本碧绿的草甸出现了大片枯黄,几只藏羚羊在裸露的土地上行走,远处的冰川边缘已经开始融化,露出了灰褐色的岩石。“走吧,”他对林夏说,“去赴下一场与生命的约定。”
“探索号”的汽笛声响起,缓缓驶离马瑙斯港。阳光洒在浑浊的内格罗河上,泛着金色的波光,远处的亚马逊雨林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像是在向他们告别,也像是在等待着下一次的重逢。萧凡知道,这场守护生命的旅程永远不会结束,从加里曼丹的焦土到澳大利亚的蓝海,从斯瓦尔巴的冰原到撒哈拉的沙原,从亚马逊的雨林到即将前往的青藏高原,只要还有生命在呼唤,他们就会带着希望,继续前行。
海风裹挟着雨林的草木清香,吹过甲板,也吹过萧凡的脸颊。他摸了摸背包上的五个挂件,每一个挂件都是一段守护的见证,每一段见证都凝聚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地球的共生之约,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旅程,而是在每一片土地上种下希望,在每一次守护中传递信念。而这份信念,会指引着他们,走向更多需要守护的远方。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