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母矿中央有一块巨大的金黄色晶体,上面刻着那个熟悉的符号——三个发光点缠绕着晶须,与南极、深海、高原、雨林的符号一模一样。“爷爷真的来过这里!”林夏抚摸着符号,眼眶泛红,“他把所有脉晶产地用同一个符号连接起来,是想告诉我们,无论是雪山、雨林还是沙漠,自然的馈赠都是相通的,我们要用心守护每一处奇迹。”
萧凡握紧林夏的手,轻声说:“我们不仅要保护这些脉晶产地,还要把它们的共生智慧分享给更多人——雨林的‘晶萤共生’能环保照明,沙漠的‘沙生共生’能储水耐旱,这些都是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从金晶母矿取样回到营地后,萧凡团队培育出了更稳定的“沙海守护晶”——晶须在沙漠极端环境下能保持两年的活性,还能通过晶籽在沙地上自然繁殖。月光节那天,月牙丘周围挂满了“沙海金晶”,金色的晶须在月光下闪耀,夜光虫停在晶须上,整个沙丘都被荧光笼罩,像一片梦幻的金色海洋。当地的牧民们围着晶须跳舞,阿吉还唱起了传统的沙漠歌谣,歌声在沙丘间回荡,格外动人。
离开沙漠的那天,阿吉和牧民们来送他们。阿吉手里捧着一个用沙蓬籽编织的盒子,里面装着几颗“金晶籽”:“这是金晶母矿孕育的晶籽,种在有脉水的地方就能长出晶须,希望你们带着它,继续寻找爷爷日记里的奇迹。”林夏接过盒子,晶籽在她掌心泛着淡淡的金光,像一颗小小的金色星星。
越野车驶离月牙丘时,萧凡回头望去,沙漠在阳光下泛着金黄的光,月牙丘上的“沙海金晶”依旧闪耀,夜光虫在晶须间飞舞,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陈禾在笔记本上写下“下一站:极地冰泉”,老周则在摆弄新的瓷坯——这次他混合了金脉沙提取物和金晶母矿粉末,准备应对极地的严寒环境。
“爷爷日记里说,极地冰泉藏在冰川之下,脉水是淡蓝色的,晶花会在极光下绽放。”林夏翻开日记的新一页,眼里满是期待。萧凡望着前方的路,手里握着那块“沙海守护晶”,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下一次的探索又将是新的挑战——极地的严寒、冰川的危险,都在等待着他们。但只要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科学的热爱,以及爷爷留下的“共生”智慧,就一定能找到极地冰泉的奇迹,继续书写脉晶素与自然共生的故事。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