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第401章 晶光奇遇

第401章 晶光奇遇(2/2)

用一年生的竹子,细菌就不‘干活’,晶须根本长不出来。”

    两人又做了个实验:把培育好的竹节盐晶放进暗室,只开一盏红灯,晶须竟慢慢变成了淡红色;换成蓝灯,又变成了淡蓝色。“这是光致变色效应!”陈禾拿着放大镜,眼睛发亮,“竹晶菌的粘液里有光敏物质,能跟着光线变色,咱们要是控制好灯光,就能培育出彩色的竹节晶!”

    老周听说能培育彩色盐晶,立刻找来当地的竹编匠人,一起设计新的瓷坯。匠人用竹丝编出镂空的竹篮形瓷坯,萧凡将竹晶菌和卤液注入瓷坯,再用红、蓝、绿三种灯光交替照射。七天后,当他们打开陶瓮时,所有人都惊呆了——竹篮瓷坯上,淡红、淡蓝、淡绿的晶须交织在一起,像编织的彩线,中空的晶管里还藏着细小的水珠,晃动时,水珠顺着晶管流动,竟发出细碎的“叮咚”声,像微型风铃。

    “这哪是盐晶,简直是艺术品!”老周忍不住拍手,“咱们竹海以后有新名片了!”萧凡却皱着眉,用镊子轻轻碰了碰晶须:“还不够稳定,温度低于20℃,竹晶菌就会休眠,晶须会变脆;高于30℃,粘液又会融化,晶面会变形。得找到让竹晶菌适应宽温域的方法。”

    他想起阿岩寄来的北方冰卤样本,里面含有抗冻蛋白。当天晚上,他就调配了“冰卤+竹汁”的混合卤液,将抗冻蛋白提取出来,加进培育陶瓮。三天后,当他把陶瓮放进15℃的冷藏室时,晶须竟没休眠,只是生长速度慢了些;再放进32℃的温室,粘液也没融化,反而更有韧性了。“成了!”萧凡兴奋地抱住陈禾,“抗冻蛋白能保护竹晶菌的细胞壁,让它在宽温域里存活,这下彩色竹节晶的保存问题解决了!”

    消息很快传到了岭南工艺协会,会长亲自赶来川蜀,看到彩色竹节晶时,当场决定将它作为下一届国际工艺展的展品。“这不仅是工艺品,更是科研成果,”会长握着萧凡的手,“你把矿物、生物、工艺结合在一起,开辟了新的方向,太了不起了!”

    准备国际工艺展的日子里,萧凡团队忙得脚不沾地。他们改良了培育工艺,用竹纤维和陶瓷混合做瓷坯,既保留竹纹,又增加硬度;还设计了透明的玻璃罩,里面装着温湿度控制系统,能让彩色竹节晶在展会上保持最佳状态。萧凡还特意制作了科普卡片,上面画着竹晶菌的结构图,详细解释盐晶变色、转动的原理:“咱们不仅要展示成品,还要让大家知道,每一颗盐晶背后,都藏着自然和科学的对话。”

    开展当天,彩色竹节晶的展台前围满了人。萧凡穿着白大褂,手里拿着微型手电筒,对着盐晶照射,淡红、淡蓝、淡绿的晶须交替变色,中空的晶管里,水珠叮咚作响,引得观众阵阵惊叹。有个来自德国的矿物学家挤到前排,用专业仪器检测后,忍不住感叹:“这种‘生物矿化盐晶’在国际上都罕见,你们的研究太有价值了!”

    展会结束后,萧凡收到了阿岩的消息,说北方的冰卤泉已经结冰,冰面下长出了淡蓝色的冰骨晶,邀请他去研究。“接下来,咱们去北方看看冰卤里的奥秘,”萧凡对着陈禾和老周笑,“从岭南的丹霞,到川蜀的竹海,再到北方的冰原,每一处脉水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颗盐晶都有自己的生命,咱们得把这些故事都记录下来,写成一本真正的《脉水养晶录》。”

    老周早已收拾好了行李,手里拿着新做的竹编瓷坯:“我跟你们一起去,北方的竹子少,我给你们编点冰纹瓷坯,说不定能长出带冰花的盐晶!”陈禾笑着点头,将“竹晶菌培养手册”放进包里:“我已经联系了微生物实验室,准备给竹晶菌做全基因组测序,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神奇的特性。”

    夕阳下,三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身后的竹海温泉泛着蓝雾,瓷坯上的彩色竹节晶在余晖中闪烁,像藏在竹林里的星星。萧凡望着远方,心里清楚,这趟科研之旅才刚刚开始——还有无数未知的脉水在等待,还有无数神奇的盐晶在孕育,而他要做的,就是带着好奇和坚持,一路向前,让每一处晶光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