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第398章 盐晶录·冰纹契

第398章 盐晶录·冰纹契(2/2)

印成《脉水养晶录》,让更多人知道脉水的智慧。”

    陈禾也来了兴致,她拿出笔记本,翻到空白页,开始画《脉水养晶录》的封面:一条脉水从南方的盐田村出发,穿过海边、山里、苏州,再到北方的冰卤泉,脉水两岸,匠人们忙着养晶、烧瓷、打银饰,天空上飘着雪花,地上长着卤霜草,一片热闹的景象。

    正月十五那天,京城“瑞宝斋”的冰纹晶摆件一上架就被抢空。有个来自西域的商人,看到冰纹晶后,特意找到阿岩的工坊,想邀请萧凡和陈禾去西域看看:“西域有戈壁脉水,水咸得很,说不定能培育出带沙纹的盐晶;还有雪山脉水,冰更厚,晶更透,肯定能做出更好看的作品。”

    萧凡和陈禾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期待。陈禾在萧凡手心写:“带上冰卤泉的卤水样本,带上《脉水养晶录》的手稿,去西域看看,让脉水的故事,再添一段西域的篇章。”

    出发去西域前,萧凡把工坊的事托付给阿岩,又给苏明远写了封信,说要去西域寻找新的脉水。苏明远很快回信,还寄来了新的釉料和瓷坯:“西域干燥,盐晶容易裂,记得在卤水里加些蜂蜜,能让晶面更韧;我在苏州等着你们的西域盐晶,到时候咱们一起办‘东西脉水展’。”

    西域的路比北方更难走。戈壁滩上的太阳又毒又辣,风里裹着沙子,刮在脸上生疼。西域商人骑着骆驼在前头引路,萧凡和陈禾坐在骆驼背上,怀里抱着装着卤水样本的陶瓮,生怕颠簸坏了。

    走了约莫十天,终于到了西域的“沙卤河”。河水分明是淡褐色的,泛着油光,河边的沙子都是咸的,踩上去软软的。西域商人说:“这沙卤河的水,夏天能晒出带沙纹的盐,冬天能结出带冰纹的晶,就是没人知道怎么养出好看的盐晶。”

    萧凡蹲下身,用陶勺舀了点沙卤河水,放在鼻尖闻了闻,有淡淡的土腥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意。他掏出盐度仪测量,盐度竟高达“18‰”,比海卤还高。“盐度太高,得掺点雪山融水稀释,不然盐晶长出来太硬,容易裂。”

    陈禾则在河边找了些带沙纹的石头,还有几株耐旱的沙草:“把石头磨成粉,掺进卤水里,说不定能让盐晶长出沙纹;沙草煮成汁,加进釉料里,能让釉色更贴合晶面。”

    西域的工坊在雪山脚下,很简陋,却能挡住风沙。萧凡和陈禾立刻开始实验。第一回,他们用沙卤河水加三成雪山融水调配,还往卤水里加了点沙石粉,结果盐晶长出来带着沙粒,不光滑。陈禾想了想,把沙石粉煮成汁,过滤掉杂质,再兑进卤水里:“这样沙纹能更细,晶面也能更滑。”

    第二回,盐晶果然长得分明——晶面泛着淡褐色,晶纹像沙卤河的波纹,一圈圈的,还带着点光泽。萧凡用苏明远寄来的淡褐釉料,加了点沙草汁,调得极薄,扫在盐晶上。釉料顺着沙纹流淌,竟在纹路边缘晕出淡淡的金色,像阳光照在沙卤河上,好看得紧。

    “这‘沙纹晶’比冰纹晶还特别!”西域商人拿着沙纹晶瓷片,笑得合不拢嘴,“要是做成西域风格的摆件,肯定能卖遍西域!”

    这天晚上,萧凡和陈禾坐在工坊外,望着雪山。月光洒在雪山上,泛着银光;沙卤河的水在夜里泛着淡褐色的光;远处的戈壁滩上,星星又亮又近,像撒在天上的盐晶。

    陈禾拿出笔记本,翻到《脉水养晶录》的手稿,在后面添上西域的沙卤河、雪山融水,还有沙纹晶的培育方法。她抬头看向萧凡,眼里满是笑意:“下次,咱们去江南吧,听说江南的水乡脉水,能长出带水纹的盐晶,还能和苏大哥的瓷窑合作,做出更多好看的作品。”

    萧凡握住她的手,点了点头。他知道,关于脉水和盐晶的故事,永远没有尽头。从南方的盐田村,到北方的冰卤泉,再到西域的沙卤河,脉水在哪里,他们就去哪里。因为他们知道,每一处脉水,都藏着自然的智慧;每一颗盐晶,都承载着匠人的心意。只要跟着脉水走,就能让盐晶的光,照亮更多地方,温暖更多人的日子。

    陈禾的笔记本摊在膝上,最后一页画着一幅大大的图:一条脉水从盐田村出发,穿过海边、山里、苏州、北方、西域,最后流向江南的水乡,脉水两岸,长满了卤霜草、沙草、水乡的芦苇,结满了冰纹晶、沙纹晶、水纹晶,匠人们围在脉水旁,手里捧着晶光闪闪的作品,天空上飘着雪花、云朵、细雨,整个世界都充满了脉水的气息,充满了盐晶的光芒。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