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 > 第202章 红本子里的黑账

第202章 红本子里的黑账(2/3)

—”

    “纸会烧,账会改,但数字不会说谎。”

    散会后,刘公益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他们开始反扑了。”她语气急促,“网上突然冒出一堆帖子,说你借公益敛财,伪造证据,还P了你和李维汉握手的照片,标题叫《网红林致远的双面人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冷笑。狗急跳墙。

    可下一秒,她声音变了,带着笑意:“但我们有更硬的回应。”

    直播画面传了过来。

    祠堂前,七十岁的吴奶奶举着时间币存折,对着镜头说:“我闺女在深圳打工,上个月靠我挣的50个币换了免费体检,查出早期胃癌,救了命!你们说这是假的?我这条命是假的?”

    镜头扫过墙上的积分榜,上百位老人的名字熠熠生辉。

    有人在抹泪,有人在喊:“林小哥是好人!”

    热搜瞬间爆了——#时间币救了我妈妈#冲上第一。

    我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渐亮的天光,忽然觉得,父亲说得对。

    有些根,拔不得。

    而我们,才刚刚开始生根。第203章 数据闭环,模式确立

    雪化了,山路上泥泞未干,我踩着湿滑的石阶一步步走下,背包里装着父亲那本烧焦边角的笔记本。

    它不再是一本无人问津的遗物,而是被扫描进“根系计划”数据库的首件原始档案,编号001。

    回到城市已是午后。

    孙公益站在投影幕前,神情肃穆,像是即将宣布一场革命的开始。

    “从今天起,‘根系计划’正式进入2.0时代。”他声音不高,却像一把刀划破空气,“我们将全面启用分布式账本技术——每一笔服务记录、每一次积分流转、每一份健康档案更新,都将被加密上链,不可篡改,永久可溯。”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屏幕上缓缓展开一张全球节点分布图,蓝光闪烁,连接着三十多个试点村庄与城市支援中心。

    每一个光点,都是一座正在苏醒的信任基站。

    “我们还开放了数据接口权限。”孙公益继续说道,“国家审计署、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第三方公益评估机构,都可以实时调阅底层数据。透明,不再是口号,而是机制。”

    我坐在角落,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屏幕。

    父亲如果能看到这一天,会不会也像我一样,胸口发烫,眼眶发热?

    就在这时,张分析师走上台,手里拿着一份红皮报告。

    “这是首期《乡村公益信用指数报告》。”她语气平静,却带着克制的骄傲,“试点村综合评分位列全省第一,其中‘服务真实性’‘资金使用效率’‘群众满意度’三项指标,打破历史纪录。”

    台下有人低声惊呼。

    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一个由外卖员发起的草根项目,竟成了全省标杆。

    央视记者挤在门外,镜头对准我说:“林先生,有人说你是幸运的网红,您怎么看?”

    我笑了笑,没回答。

    幸运?

    我在凌晨三点的数据库里熬过,在陈世昌的威胁电话中守过,在父亲坟前跪着发过誓。

    这不是流量的馈赠,是无数双粗糙的手,托着这个系统一寸寸立起来的。

    晚上,我独自回到山中。

    坟前积雪已融,泥土松软,一棵小树苗静静立在那里,是我前些天亲手栽下的槐树。

    据说,槐树有根,深扎于土,百年不倒。

    我放下白菊,轻声说:“爸,钟修好了,账也清了。”

    话音落下的瞬间,手机震动。

    赵评估员的消息跳出来:“纪检组已进驻村庄,陈世昌被带走协助调查。”

    我盯着那行字,很久没有动。

    没有欢呼,没有释然,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平静。

    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

    而我,等的就是这一刻。

    正要收起手机,铃声又响。是张分析师。

    “林致远,”她语气凝重,“我们发现李维汉最近频繁接触一家海外媒体——《环球视线》。他们正在筹备一期专题,标题叫《中国公益泡沫:一场精心包装的叙事骗局》。”

    我站在坟前,风穿过树林,发出沙沙的响声。

    原来,他不打算在明面上打了。

    “准备怎么回应?”她问。

    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抬头望向远处的城市灯火,像一片星河铺展在夜幕之下。

    “让他们拍。”我终于开口,嘴角微微扬起,“让他们把镜头对准吴奶奶的时间币存折,对准那些靠积分换到救命药的老人,对准每一个说‘林小哥是好人’的声音。”

    顿了顿,我低声说:“好啊,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根系。”

    回到住处已是深夜。屋内漆黑,只有电脑屏幕亮起一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