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 > 第190章 假火种,真棋局

第190章 假火种,真棋局(1/3)

    凌晨两点十七分。

    我坐在办公室的暗处,没开灯,只有一台笔记本屏幕泛着幽蓝的光。

    谢明远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像一根绷紧的弦:“文件已经发出去了,走的是行政部王婷的邮箱——她上周报修系统故障,我们留了后门。监控显示,她今早登录过,但没察觉异常。”

    “她知道吗?”我问。

    “不知道。我们只模拟她的操作路径,连鼠标轨迹都复刻了。她现在还在值夜班,以为自己只是处理了一封归档漏报。”

    我轻轻点头,目光落在屏幕上那份刚刚“泄露”的会议纪要上。

    标题:《关于联盟战略调整的紧急会议纪要(内部讨论稿)》

    时间:2025年4月6日

    参会人:林致远、许薇、杨瑾、朱志国、马振国(列席)

    内容摘要:

    1. 鉴于资金压力,拟削减“社区文化共建”项目预算30%;

    2. 正式启动外部资本引入评估流程,优先接洽三家具备“城市更新经验”的企业;

    3. 林致远提出,因个人健康原因,或将逐步退出一线管理,转任名誉顾问。

    每一条,都像是往自己心口插刀。

    可这刀,必须由我自己来捅。

    我闭上眼,脑海里闪过上周在老城区举办的那场街头画展。

    孩子们用粉笔在地上画出整条街的记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站在角落,盯着一幅“消失的茶馆”看了半小时,最后轻轻摸了摸墙,说:“我丈夫就是在那儿敲我的。”

    那个项目,是我们联盟第一个自筹资金的文化行动。

    也是现在这份“纪要”里,被第一个砍掉的。

    但我知道,敌人不会关心这些。

    他们只关心权力结构是否松动,人心是否可裂。

    而这封纪要,就是我亲手递出去的一块饵。

    “他们一定会咬。”我说,“不是因为文件多真,而是因为它说出了他们最想听的话——我们开始动摇了。”

    谢明远沉默片刻:“可万一……真有人信了呢?”

    我站起身,走到窗前。

    天边微亮,城市尚未苏醒,但某些东西,已经在黑暗中悄然移动。

    “那就让风暴来得更早一点。”我说,“我们不怕分裂,怕的是看不见分裂从哪里开始。”

    消息爆发在早上七点零三分。

    先是几个志愿者群炸了锅。

    “什么?削减文化项目?我们上个月才签了十个社区合作!”

    “林致远要退出?开什么玩笑!”

    “你们看没看那个文件截图?格式和签名都对,连水印编号都连得上!”

    八点十五分,朋友圈开始刷屏。

    有人愤怒:“初心呢?当初说好不融资、不妥协、不低头,现在呢?”

    也有人冷静:“等等看吧,林哥不是那种人。”

    更多人在观望,在转发,在私聊试探。

    而我,静静看着。

    直到九点零八分,杨瑾的私信跳出来。

    “问卷发完了,回收率76%。核心团队成员中,92%选择‘信任现有决策机制’;但外围合作方里,41%认为‘联盟正趋于商业化’,最集中的担忧是——‘害怕被资本收编后失去话语权’。”

    我盯着那串数字,手指慢慢收紧。

    他们不指望核心成员倒戈。

    他们要的是断我们的根——那些依赖我们资源、却不在我们体系内的艺术家、社工、独立教师……一旦他们撤资、退群、停止合作,联盟的影响力就会像干涸的河床,裂成碎片。

    精准,狠辣,不动声色。

    但你们忘了——

    我们也一直在等你们出手。

    就在这时,许薇推门进来,脸色冷峻。

    “动了。”她把平板放在我桌上,“两小时前,一笔87万的‘媒体公关专项费’申请从合作账户发起,收款方是‘智策咨询’,用途说明写着‘品牌重塑前期调研’。”

    我眯起眼:“审批流程呢?”

    “二级授权已通过,三级待确认。系统记录显示,申请人IP来自联盟东区办公室,MAC地址绑定的是财务外联终端。”

    “但我们没批过这个项目。”我缓缓道。

    “当然没有。”她冷笑,“更巧的是,这笔钱的审批模板,用的是上个月被驳回的‘城市形象推广案’——那个案子里,‘智策咨询’也是候选供应商之一。”

    我猛地抬头:“所以他们是复用旧流程,伪造审批链?”

    “不仅如此。”她点开一张资金流向图,“我顺藤摸瓜查了‘智策咨询’的账目,发现它在过去八个月里,接收过来自‘太平洋文化振兴基金会’的四笔资助,总额320万。而这个基金会……”她顿了顿,“董事名单里,有李维汉的名字。职务:战略顾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