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 > 第175章 真相未远,风暴将至

第175章 真相未远,风暴将至(1/3)

    我盯着手机屏幕,那八个字像烙铁一样烫进我的瞳孔——“你母亲没死。”

    一遍,两遍,三遍……我数不清自己反复看了多少遍。

    手指僵在屏幕上,呼吸几乎停滞。

    这不可能。

    二十年前那场大火,全村人都说是她葬身火海,骨灰都送到了祖坟。

    可现在,一条匿名短信,像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突然插进了我心底最深的锁孔。

    我没有转发,没有截图,甚至没有回拨号码。

    我只做了一件事:把郑私家侦探的联系方式调了出来,发去一条简短信息——“查我母亲当年的全部档案,所有相关记录,一个字都不要漏。”

    然后,我关掉手机,站起身,走到阳台。

    夜风扑面而来,带着城市特有的金属与尘埃的味道。

    楼下的街道依旧喧嚣,外卖骑手穿梭如织,仿佛这个世界从未改变。

    可我知道,有什么东西,已经彻底碎了。

    母亲如果还活着……是谁把她带走?

    为什么?

    又是谁在掩盖真相?

    而这一切,和“火种源”、和李维汉、和陈世昌那个老狐狸,有没有关系?

    我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的画面——她坐在院子里缝补我的校服,阳光落在她低垂的睫毛上,温柔得像一场永远不会醒的梦。

    后来那场火,烧毁了老屋,也烧断了我与过去的最后一丝牵连。

    可如果那不是终点呢?

    如果……那只是开始?

    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

    现在不是崩溃的时候。

    我不能让任何人看出异样,尤其是李维汉那种人,他们嗅觉比狗还灵。

    一旦察觉我动摇,就会立刻反扑。

    我转身回到书房,打开电脑,调出“逆火计划”的进度表。

    直播热度还在攀升,谢明远那边已经整理出第二批对比素材,准备下周发布。

    非遗技艺体验的线下活动也已筹备完毕,只等正式官宣。

    一切照常推进。

    但我的眼神变了。

    以前是坚定,现在是压抑的焦躁,像一座火山,表面平静,内里岩浆翻滚。

    我甚至发现自己在无意识地咬牙,指尖不自觉地敲击桌面,节奏凌乱。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

    是孙科技公司的CEO孙志远,带着他的技术团队来了。

    “林先生,我们把AI图像修复系统带来了。”他说话一向简洁,“可以试试从老照片里提取更多信息。”

    我点点头,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母亲唯一留下的一张全家福,拍摄于我十岁那年。

    背景是村口的老槐树,她站在我身后,笑着摸我的头。

    技术人员将照片扫描进系统,启动程序。

    屏幕上,图像开始逐层增强,噪点被清除,色彩逐渐还原。

    几分钟后,系统突然发出提示音。

    “发现可识别附加信息。”AI标注出画面右后方一辆模糊的黑色轿车,车尾牌照虽残缺,但仍能辨识部分数字和字母。

    “这车牌……”孙志远皱眉,“归属地是临川县青山镇,一个偏远小镇,几乎没多少外来车辆进出。”

    我的心猛地一沉。

    临川县?

    那不是母亲“出事”前最后一次外出的地方吗?

    她说是去亲戚家看病,结果一去不返。

    系统继续分析,标注出车辆型号为二十年前的老旧款丰田,车主登记信息已注销,但原始档案仍可在地方车管所查到。

    我攥紧了拳头,指甲掐进掌心。

    这不是巧合。

    有人当年带走了她,用车,送往那个小镇。

    而这条线索,尘封了二十年,如今却被AI从一张老照片的角落里挖了出来。

    “帮我拿到原始档案。”我对孙志远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越快越好。”

    他看了我一眼,没多问,只点头:“明天中午前,给你消息。”

    送走他们后,我独自坐在黑暗中,久久未动。

    突然,手机又响了。这次是刘艺术团体的负责人刘芸。

    “林致远,我想通了。”她的声音充满激情,“我们不能只做展览、只做直播。要把非遗搬上舞台,用现代舞、光影、音乐,讲一个真正打动人心的故事。”

    我听着,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把演出定在‘逆火计划’的高潮节点。”我说,“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文化不是用来拆的,而是用来传承的。”

    “你想要公众参与?”她问。

    “我要他们不只是看,而是成为其中一部分。”我缓缓道,“谢明远已经在做互动设计,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实时影响舞台光影的变化,每一束光,都代表一份记忆的唤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