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 > 第172章 风中密语,暗线浮现

第172章 风中密语,暗线浮现(2/3)

每隔两小时会向境外发送一次加密包。”

    “你能诱捕它吗?”

    “我已经伪造了一个响应协议,假装是目标系统上线。三分钟前,对方回传了一个加密文件。”

    “内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

    “是下一场非遗技艺展的安保漏洞分析,还有爆破点位图……他们准备在公众活动上动手,制造混乱,嫁祸给我们。”

    我闭上眼,心脏狂跳。

    他们不只是想清除卧底。

    他们是想用一场灾难,彻底抹黑“火种”。

    风还在吹,卷着铁皮的锈味灌进鼻腔。

    我站在废墟中央,望着远处城市微弱的光,忽然明白了一件事——

    我们从来不是在对抗一个人,或一个组织。

    我们面对的,是一张早已织好的网。

    而今晚,它第一次,真正地动了起来。

    第172章 风中密语,暗线浮现(续)

    我挂掉电话,手指还僵在屏幕上方。

    光启路17号——那个废弃的电信中转站,像一根埋在城市肌理中的毒刺,悄无声息地向境外输送着我们的命脉信息。

    而他们,已经准备动手了,就在三天后那场万众瞩目的非遗技艺展上。

    不能等。

    我立刻拨通谢明远的号码,声音压得极低:“召集所有可信的人,两小时内到老仓库集合。事态升级,我们没有退路了。”

    夜色未散,晨雾尚凝,我们在城郊这间破败的工作室里围成一圈。

    墙上贴满了展会平面图、人流预测、安保布防,还有从何专家那里传来的爆破点位草图。

    每一道红线都像是死神划下的记号。

    “他们要的不是破坏,是栽赃。”我指着图纸中央的主舞台,“一旦设备失控、灯光坠落、甚至烟雾引爆,现场混乱,‘火种基金会’就是第一责任人。舆论会瞬间翻盘,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全成‘别有用心’的证据。”

    谢明远脸色铁青,快速敲击笔记本:“我已经联系了十名受过基础训练的志愿者,都是社区青年团和公益组织的骨干,能伪装成工作人员混进去。另外,我在场馆四周布置了六个隐蔽摄像头,信号直连后台,由何专家远程监控。”

    “还不够。”我摇头,“他们既然敢来,必定有内应接应。我们必须有人在核心区域。”

    我望向门口。

    肖潇然推门进来,穿着一身志愿者的蓝色马甲,发丝整齐地扎在脑后,手里抱着一叠宣传册。

    “我已经报名了,负责引导嘉宾入场。”她声音很轻,却坚定,“我知道你不想让我涉险,但这场战斗,不只是你的。”

    我喉咙一紧,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她懂我,也懂这场战争的意义——它早已不是金钱与权力的博弈,而是真相与良知的防线。

    三天转瞬即逝。

    展会当天,阳光刺眼,彩旗招展,市民熙攘,非遗传承人们正在后台调试道具,孩子们在互动区画脸谱、捏泥人,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文化广场。

    可我知道,这平静之下,暗流正疯狂涌动。

    我藏身于百米外的监控车里,耳机紧贴耳廓,眼前六块屏幕不断切换画面。

    谢明远带着三名志愿者分散在舞台两侧,肖潇然则站在入口引导区,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视着每一位进场人员。

    十二点十七分。

    一个背着长焦相机的男人走了进来,证件挂在胸前,写着“特邀摄影记者”。

    但他走路的姿态不对——重心偏后,肩膀微沉,像是在刻意隐藏什么。

    更奇怪的是,他没有拍摄任何表演者,反而频繁靠近舞台电力控制箱,还蹲下假装调整三脚架,实则伸手探向底部接口。

    “注意那个穿灰夹克的。”我低声下令,“谢明远,盯紧他,等他动手。”

    “明白。”谢明远的声音冷静如冰。

    十二点三十四分,那人终于行动。

    他趁着工作人员换场的间隙,迅速从相机包里抽出一根伪装成数据线的干扰器,插进调音台后方的备用端口。

    几乎同时,主屏幕闪了一下红光。

    “动手!”我厉声道。

    谢明远带队冲出,两名志愿者从两侧包抄,那人惊觉回头,刚要拔线逃跑,已被按倒在地。

    干扰器被当场起获,初步检测确认内含高能脉冲模块,足以瘫痪整个舞台电路系统,甚至引燃线路。

    审讯室里,我们打开他的手机。

    黑屏。

    所有数据被远程清除,APP、通话记录、相册……清空如洗。

    只在语音信箱里,留下一段三秒的留言,机械合成音冷冰冰地响起:

    “X,已确认目标。”

    我盯着那行字,心头如压巨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