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30章 坐等杨宪倒霉就是了!

第30章 坐等杨宪倒霉就是了!(2/3)

自己商量,就直接在朝堂上发动了。

    呵呵,让杨宪碰碰壁,冷静一下,或许也不是坏事。

    毕竟是当过朱元璋军师的人,事情的走向完全符合刘伯温的预料。

    朱元璋压根没怎么搭理杨宪和站出来的那些人,咂咂嘴,甚至没发表什么看法,只是冲着一旁的宋利摆摆手,便直接宣布退朝了。

    杨宪傻了。

    这算什么事啊?

    161

    杨宪心中愈发不满,难道他这个右丞相就如此不受重视,连个回应都没有?

    此刻,他的目光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胡惟庸或淮西派系身上。

    对于杨宪而言,这一战关乎他的地位、权力与声望,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下朝后,杨宪面色阴沉,立刻着手安排。

    他的计划很直接:既然朱元璋不打算在朝堂上处理此事,那就从别处入手。

    他决定找几位学子,让他们公开表态,并将他们的言论记录成册,递交给朱元璋。

    他深信,这样一来,事情必定会掀起波澜。

    杨宪,这位当朝丞相,绝不会轻易罢休!

    (本章完)

    ------------

    对于朝堂上的纷纷扰扰,胡惟庸毫不在意。

    事实上,这其中自有缘由。

    按理说,胡惟庸本应参与朝会,毕竟他“有资格”上朝。

    然而,胡惟庸哪里愿意忍受每日早起站立的辛苦?

    更何况,其他五品官员上朝是为了在朱元璋及面前露脸,谋求未来升迁。

    可胡惟庸不同,他曾是丞相,如今对这些早已无感。

    他不过是个一心图清闲、不愿多事的人罢了。

    因此,上次面见朱元璋时,他便随口提了一句,若无要事,以后就不上朝了。

    理由也很直白:“安心养病,懒得与那些人周旋,烦得很!”

    言辞虽不客气,但他一声“大帅”一喊,朱元璋当场便下旨允他不必参加常朝。

    对于朱元璋而言,胡惟庸这种不愿与人结交、不攀关系的态度,反而是好事,自然乐得支持。

    况且,胡惟庸并非不听调遣,只是免去了每日的朝会而已。

    因此,当朝堂上议论纷纷时,胡惟庸正悠闲地在府中用早膳。

    他放下碗筷,擦了擦嘴,在府内散步消食,随后才慢悠悠地坐上马车,前往礼部当个无事挂心的闲职。

    看着礼部门口的牌匾,胡惟庸皱了皱眉,低声抱怨:“真晦气!这班上了也是烦人!”

    本来在家躺平多自在,偏偏老朱这么一折腾,凭空多出个差事,每天还得按时到衙门报到。

    真是烦透了!

    关键是还不来不行!

    胡惟庸心里有数,迟到一会儿无妨,毕竟他现在就是个闲人。

    可要是干脆不来,那问题就大了。

    一进礼部,发现今天格外热闹。

    这让胡惟庸莫名生出一丝当闲人的羞愧感?!

    不过念头刚起,他就立刻抛开了。

    不行,一日闲人,终生闲人,绝不能因为外界变化而动摇“道心”!

    自己如今还没彻底脱离苦海,哪有闲心跟那些拼命往上爬的人较劲儿?

    自己早已到达他们追求的目标,不跟着拼命才是常态。

    胡惟庸熟门熟路地走进自己的公房,先给自己泡了壶茶。

    转头看了看天色,感觉今天天气不错,便吩咐随从顺子去把躺椅和小茶几搬出来。

    顺子是他的贴身随从,来这里也没别的事,就是专门伺候他的。

    这种事在各衙门不算稀奇。

    毕竟,都做了官老爷了,哪能什么事都亲自动手。

    当然,没到一定级别,也没资格享受这种待遇。

    胡惟庸舒服地躺在躺椅上,随手翻着手里的话本。

    这话本是从胡仁彬那儿搜来的。

    那小子居然在祠堂旁的书房里偷偷藏了本话本,自然得打一顿没收了。

    不过,看在它是难得的绘图版的份上,胡惟庸勉强没销毁,而是带到礼部来打发时间。

    如今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晒太阳看话本,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说起来,别看后世网文界各路老司机动不动就车速狂飙,看得读者肾上腺素飙升。

    可到了大明后,胡惟庸才发现,古人在这一块儿完全不输后人啊。

    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被这帮文人琢磨得透透的。

    写得那叫一个欲拒还迎,含羞带怯却又眼波流转,简直勾人心魄。

    所以,胡惟庸每次来礼部都带着这本书。

    既是为了消磨时间,也是为了学言文字的魅力。

    正当胡惟庸看得津津有味时,一位司郎中突然走了过来。

    贾伏,年岁较胡惟庸更为长十载,此生仕途大抵止步于现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