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7章 皇上御赐的斗牛服

第7章 皇上御赐的斗牛服(2/3)

朝疆域的选拔,若是出现问题,影响实在太大。

    这对于一心求稳、只想苟且偷生的胡惟庸来说,无疑是不可原谅的过错。

    于是,在接到朱皇帝派来的圣旨后,虽在当晚唉声叹气,次日清晨却已一脸沉重地起了床。

    \"老爷,今天穿官服还是便服?\"

    伺候在一旁的姬妾,尽管昨晚被\"气势汹汹\"的胡惟庸折腾得筋疲力尽,但一想到主人又要肩负重任,重掌大权,立刻精神抖擞,主动起身伺候。

    她不仅不让丫鬟动手,自己还忙前忙后地打理起来。

    胡惟庸轻哼一声,没好气地道:“穿什么官服?我现在不过是个正五品下的翰林学士,若是真穿上这身官服,才是真的尴尬。”

    “我若是穿上正式官服,别说礼部尚书了,就是礼部里的那些人都得对我行礼。

    可要是我穿成这样,反而是他们得远远避开我!”

    在旁边伺候的美姬虽不是毫无见识之人,却被胡惟庸这话提醒,顿时明白了他的心思。

    她家老爷的官职与他的身份、地位并不相符,因此穿正式官服反而是一种洒脱的表态。

    如此一来,倒让大家都自在了。

    心中灵机一动,美姬笑道:“老爷,穿便服确实不太妥当,恐怕有人会说您疏于政务,不如换上斗牛服如何?”

    胡惟庸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不愧是细心的人,我也正有此意!”

    “我穿斗牛服出去,他们一见到这衣服,就知道我的态度了!”

    美姬掩嘴轻笑,手脚麻利地为胡惟庸穿上御赐的斗牛服,又挂上御赐的玉带和金鱼袋,立时现出一位气度非凡的大人物模样。

    美姬并未多问胡惟庸的真实意图。

    自幼受教导的她深知如何侍奉男人的道理,现在不过是借攀附这棵大树而已,太过精明反而不受喜爱。

    至于胡惟庸是否知情,他自然清楚,只是装作不知罢了。

    毕竟这些都是姬妾的小心思,无非是想讨自己欢心,何必拆穿呢?

    马车缓缓驶向礼部,刚下车便听到一片问候声。

    几位站在门内的小官瞥见胡惟庸身穿斗牛服的模样,立刻转身往里面跑。

    尚未靠近礼部大门,郭明义和齐怀礼两位侍郎便已率众前来迎接。

    众人一口一个“胡公”、“胡大人”,丝毫不见因胡惟庸仅为正五品下的翰林学士而有所怠慢之意。

    看着这一幕,一些不明的新晋官员困惑地拉住长辈询问。

    长辈们笑着解释:“你们有所不知,这其实是胡大人的态度啊!”

    “看看,胡大人本可穿官服,也可穿便服,却偏偏选择了斗牛服,为何?”

    那些初入官场的年轻人茫然摇头:“斗牛服不是更显威严吗?”

    带着几分不悦瞥了眼晚辈,老官吏缓缓开口,语气中满是深意:“穿上官服,意味着胡大人准备全力以赴;换成便服,则是打算置身事外,功过皆由他人承担。”

    “唯独这斗牛服不同,它表明他会插手,但仅限于科考一事,礼部的其余事务与他无关。”

    “对两位侍郎而言,这岂不是件好事?毕竟谁愿意平白无故多一个管事儿的爹呢?”

    新晋官员听罢顿时有所领悟,同时也不禁感慨,这官场怎地如此复杂,这些人的心思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仅仅是一件衣服,就有这么多讲究,真是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原本还以为只要一心为公就能步步高升呢。

    啧啧,暂且不论那位深受打击的年轻人,此刻的胡惟庸倒是很惬意。

    既然这件衣服已经隐晦地表达了态度,他就挑了个暖和向阳的房间作为办公室,还嚣张地吩咐随从搬椅子、烧水、晒太阳。

    然而,他的这种做派,在礼部上下却几乎招来一片叫好之声。

    毕竟,胡惟庸也曾是重要人物,一直深受当今圣上的信任。

    若他真要折腾起来,礼部上下恐怕都要头疼。

    如今这样低调行事,大家反而轻松许多。

    一时之间,胡惟庸在礼部的人际环境堪称和谐。

    而就在礼部气氛融洽之际,明朝的新一轮恩科正在全国范围内火热进行。

    本不该如此仓促的,但如今官场人才短缺已到极点。

    各地正在进行的县试,正是科举的第一步。

    所谓县试,连同府试、院试,合称三试,也叫童子试。

    通过这三场考试,便能成为童生。

    只有成为童生,才能真正踏入科举的大门。

    否则,接下来的秀才乡试、举人会试和进士殿试,都毫无意义。

    一次完整的科举流程,从县试开始,贯穿整个明朝。

    无数寒门学子寒窗苦读多年,就是为了在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实现人生飞跃。

    还有无数家庭,全指望家中有人能考取举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