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7章 皇上御赐的斗牛服

第7章 皇上御赐的斗牛服(1/3)

    朱元璋目睹此景,愈发觉得丞相之位该废除。

    真是烦人,这么点小事,你们只顾各自门生故吏,就不能为朕考虑一下?

    就不能为朱家多想想?

    哼,暂且让你们嚣张一阵子,早晚找个借口把你们连同丞相之位一起解决掉。

    随着恩科主考确定为胡惟庸的圣旨正式颁布,这场仓促召集的朝会就此结束。

    至于之后会引起多少波澜,就不是他们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然而,当圣旨送达胡府时,胡惟庸彻底傻眼了。

    看着门口摆设香案宣读的圣旨,他感到十分不悦。

    喂,老朱这是什么意思?

    我都躲在家里养病了,怎么又让我出门?

    朝中那么多官员,难道他们都可以只拿俸禄不干活?

    你怎么不去找他们?

    这几日胡惟庸正想着美食搭配之事,甚是惬意。

    谁知今日莫名接到这个“坏消息”,差点就把手里的圣旨甩到宋利脸上。

    不过一想到近来老朱掀起的惊涛骇浪,最终脸色铁青地接下了圣旨。

    胡义却满心欢喜。

    啧啧,这才是咱们家老爷啊。

    看看什么叫沉稳如山,什么叫镇定自若?

    府门虽闭,宾客全无,每日只顾享乐。

    可这皇帝的宠爱依旧如影随形,主动找上门来。

    这说明什么呢?

    这表明我家老爷深得圣心啊!

    而且这么大的喜事,还不足以证明老爷的圣眷?

    啧啧,我还以为老爷已经失意了呢。

    唉,终究是没有老爷那样的眼光和定力啊。

    不说这些了,光是今日的圣旨,就能让胡府的声望再上一层楼。

    胡义兴高采烈地捧着圣旨去了宗祠供奉,只剩下胡惟庸脸色阴沉地遣散众人,独自坐在书房里满腹愁绪。

    “老朱这家伙到底想干什么?”

    “这种明显能扩大影响的事情,你怎么不找别人去做?”

    “李善长不行还有刘伯温,实在不行杨宪也行啊!”

    “哦,对了,为何不让标哥试试?”

    “堂堂太子亲自出面,岂不是一段佳话?”

    “何必要为难我这条懒鱼呢?”

    “唉……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没错,这些牢话正是胡惟庸坐在书房里嘀咕的。

    在外人眼中的好差事,在他看来却是麻烦。

    他深知,这个时代要是科举主考官没有出现什么集体作弊之类的,那结果必然是桃李满天下。

    如果自己有心从政,这样的局面或许就是莫大的福分。

    可偏偏自己是一条打算混日子的懒鱼,而且还是快要成精的那种。

    在胡惟庸看来,这不是好差事,而是烦。

    因为一旦这次恩科结束,自己藏身府中默默无闻的愿望就会彻底破灭,自己的影响力会瞬间变得十分显着。

    可是越显眼,朱元璋就越忌惮;

    朱元璋越忌惮,将来自己就越危险。

    妈的,简直是恶性循环!

    越想越恼火的胡惟庸,几乎把自己的头皮抓破了,就像当年大学里参加高数考试时一样。

    但忽然想到那次高数考试,胡惟庸眼前突然一亮。

    对啊,做主考官或者老师,并不一定能让学子们心存感激啊。

    当年谁不是对那个捧着课本照本宣科,无论上下课都点名的高数先生恨得牙痒痒?

    听说每到毕业生离校时,这位老师的车胎总是会莫名多出几个洞。

    想必那些学长们是对这位先生爱得深沉吧。

    顺着这个想法,胡惟庸瞬间明白了!

    现在正是展现才华的好时机!

    既然圣旨上说得明白,连题目都是自主安排的,那制作一份既符合规矩又能让人意想不到的试卷,到时候学子们的不满应该就能传到皇上了。

    到那时,老朱还会顾忌自己吗?

    越想越觉得这主意绝妙无比,胡惟庸立刻抓起桌上的笔墨,在纸上尽情书写起来。

    随着一个个字迹落下,他脸上的笑意也越来越张扬,甚至有点扭曲!

    不得不说,这是胡惟庸第一次体会到,看着别人因难题而焦头烂额的!

    这让他写得更加顺畅了!

    该让大明的学子们感受一下现代考试的魅力了!

    ------------

    科举之事就此敲定,胡惟庸也收起心思,开始筹备起来。

    毕竟,作为当今朝廷唯一的大规模选才活动,一旦出错,后果不堪设想。

    对胡惟庸而言,他可以消极怠工,甚至赖在家里装咸鱼,不过是为了保住性命,安享生活罢了。

    但面对科举,他不敢掉以轻心。

    这关乎数万士人的命运,覆盖整个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