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初到天山展锋芒(3/3)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板,生意怎么样啊?”他用生硬的维吾尔语问道,脸上带着友好的笑容。
摊主惊喜地看着他:“哎呀,领导会我们的话啊!生意还行,就是游客比往年少了些。”摊主约莫五十多岁,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但眼神明亮而热情。
“为什么少了呢?”肖承功追问,同时示意摊主坐下聊。
“听说外面传我们这里不安全,其实哪有事啊!我们这儿好着呢!”摊主声音洪亮,引来周围几个顾客点头附和,“那些坏人早被警察抓光了!现在白天晚上都安全得很。”
肖承功与摊主聊了半个多小时,了解了当地物价、收入、孩子上学等许多具体情况。
临走时,他多付了钱,却被摊主坚决退回:“领导是客人,不能多要钱!我们维吾尔族有句谚语,‘客人的心是金子的’,您的心意我领了。”
这样的微服私访,肖承功在接下来的几周里进行了多次。
他走遍了天山省的大部分地州市,有时以官员身份正式调研,有时则化身普通干部甚至商人,深入基层了解实情。
他与农民一起劳作,与商户交谈,甚至走访了一些特殊家庭,听取他们的困难和诉求。
一个月后的省委常委会上,肖承功拿出了厚厚一叠调研报告。
“同志们,经过一个月的调研,我对天山省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现在我谈几点想法...”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对天山省发展的规划,包括反恐维稳新策略、经济发展新思路、民族团结新举措等。
与会常委们发现,这位新书记不仅对省情吃得透,提出的措施也切实可行,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特别是在反恐维稳方面,他提出了“精准打击、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新思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最后我宣布一项人事安排。”肖承功看向组织部长,“根据工作需要,建议叶真彦同志任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局长。
这位年轻同志有能力有干劲,在各个岗位上锻炼多年,熟悉反恐维稳工作,相信能胜任这个重要岗位。”
会议结束后,肖承功独自站在办公室窗前,眺望着远处的天山山脉。
他知道,前方的路不会平坦,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片土地的多彩与壮美,人民的淳朴与热情,以及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都让他充满斗志。
就在这时,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响了起来。肖承功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肖镇沉稳的声音:“小子,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没给我丢人吧?”
肖承功微微一笑,目光依然坚定地望着窗外的天山:“爸爸,才刚刚开始。”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