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 > 第191章 其中利害

第191章 其中利害(3/5)

如此,以双枪将的本事,怎会轻易败给梁山?”

    人都爱听奉承话,张清接连拍马,令董平的脸色从阴转晴,连上座的慕容彦达也沾沾自喜起来。

    总觉着自己以往或许太过苛责自己了。

    毕竟回顾梁山的战绩,从进军沂州、攻克沂州府,再到攻打东平、突破东平府,即便面对朝廷大军围剿,也能轻松取胜。

    唯独攻打青州那次,虽成功策反了秦明和黄信,但这很大程度是因清风寨之故。

    细想下来,相较其他战果,梁山在青州似乎并未占太多便宜。

    看到慕容彦达和董平脸上浮现出笑意,张清才放松了些许。

    “对了,”

    慕容彦达想起最近的传闻,“呼延将军、张都监,青州城中近日流传着梁山将攻打青州府的说法。”

    “你们认为,梁山真会来青州吗?”

    “这……”

    呼延灼沉思片刻,摇头说道,“依末将之见,梁山此刻应不会轻举妄动。”

    “哦?为何这么说?”

    慕容彦达追问。

    “梁山此次击败了朝廷的大军,”

    呼延灼解释道,“但若梁山首领不是糊涂人,便该明白,朝廷颜面受损后,明年必会倾力调动大军再战山东。”

    “依末将看,梁山眼下应当正于水泊周边构筑营寨,以备来年朝廷的征伐。

    加之寒冬将至,冬季行军不易,他们此时断不会冒险。”

    “原来如此,”

    慕容彦达点头,“如此便好。”

    尽管呼延灼刚败给梁山,但在慕容彦达眼中,他出身将门,见识自然比董平和张清这些地方武将更广。

    几人继续闲谈几句后,慕容彦达提议二人暂留青州府数日,自无推辞。

    而呼延灼与张清眼看时间已到,便准备告辞。

    19 **

    正准备告辞离开之际,慕容彦达突然开口问道:“呼延将军,不知您是否愿意留在青州效力?”

    “啊?”

    呼延灼有些惊讶,显然没料到慕容彦达会有此提议,“这个……末将……”

    “不必急着答复,”

    慕容彦达摆了摆手,“我知道,即便你回去,蔡相他们也不会轻饶。

    何不暂留青州?待明年朝廷派兵征讨梁山,我必定让你担任主将,洗刷此次战败的耻辱。”

    呼延灼听后颇为动心,但稍作犹豫,最终并未立即应允:“知州大人,我会仔细考虑。”

    “很好!”

    慕容彦达满意点头,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慕容彦达有意挽留呼延灼,实则因梁山的压力所致。

    此时来访的两人中,张清乃东昌府守将,自会归还驻地;而呼延灼因梁山之败,虽经慕容彦达开脱,回京后仍难逃责罚。

    与其受罪回京,不如留下这位北方名将来青州,至少能给慕容彦达些许慰藉。

    正是这般考量,慕容彦达随即邀请呼延灼。

    不过,他显然未注意到身旁的董平。

    作为国舅,他的决定无需下属置喙。

    而董平身为双枪将,却不希望呼延灼留于青州。

    相较草莽出身的自己,出身将门的呼延灼无疑更易赢得慕容彦达的信任与重用。

    再者,青州最高军职空缺,更是令局势复杂化。

    董平现为都统制,若呼延灼留驻青州,无论资历或出身,都远胜于董平。

    如此安排无疑是羞辱,慕容彦达绝不会忽视这一点。

    因此,若要让呼延灼镇守青州,董平的职位势必让出。

    这对新任都统制的董平而言,如何甘心?

    满心烦躁的董平黑着脸离开知州府,即便未到休憩时分,也不愿再去城墙巡视,径直回府。

    与此同时,在知州府客房内,张清正与呼延灼谈及慕容彦达邀请后者留下的事:

    “若能留在此地,”

    呼延灼满怀期待,“来年或许真可雪今日之耻!”

    一旁的没羽箭则冷静得多:“呼延将军,青州军队突然调遣至清风山,而非支援济州,你不觉蹊跷?”

    “你是说青州不愿配合朝廷?”

    呼延灼皱眉问。

    “正是,”

    张清点头,“时间太过凑巧。

    你方才见到,仅因城中流言,慕容知州便急召在外的董统制归府,可见他对梁山已惧怕至深。”

    “依我之见,即便朝廷再次发兵,这位知州大人也只会重复今年的决定——绝不敢派青州将士前往梁山!”

    呼延灼陷入沉思,张清的分析确有道理,他也深知其中利害。

    1936年

    对慕容彦达这样的皇亲国戚而言,

    所谓的功劳不过是浮云,

    只需安然渡过时光,

    回到东京之际,

    迎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