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 > 第191章 其中利害

第191章 其中利害(2/5)

挂出来示众。”

    “那是军师的主意,”

    李逵一手拿鸡腿,一手端酒杯,吃得满嘴油腻,“那县令不称职,逼得百姓围攻县衙讨粮。”

    “要按我的想法,直接两斧子劈了那昏官算了!”

    “你懂个什么?”

    刘慧娘语气带着几分不耐烦,

    “闻先生此举显然是想借那县令之手,削弱朝廷的威信。”

    “郓城归宋廷已有百年,即便眼下因县令被胁迫落入梁山之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城中多数人心中恐怕依旧视大宋为正统。”

    “若一直如此,待日后官军围攻郓城,城内必生变故。”

    “如今这般羞辱昏官,一旦消息传出,朝廷必定震怒,即便日后收复郓城,”

    “城中百姓也将遭受严厉惩罚。”

    “闻先生这样做,便是迫使郓城之人彻底断绝对朝廷的幻想,转而一心效忠梁山!”

    “啊?”

    李逵一脸震惊,

    “闻先生竟思虑至此?”

    “还是读书人的心思复杂,这些事我怎么也想不到……”

    饭后,刘慧娘并未去找就在郓城的闻焕章,而是带着陈丽卿与李逵直奔青州。

    ……

    与此同时,

    青州府城,

    正在城墙巡视的董平接到知州府传唤,需立刻前往拜见知州慕容彦达。

    “有何急事?”

    董平边下城边随意问。

    “今晨太守府来了两位客人,”

    通报的仆从答道,

    “似乎是梁山水泊战败的官军将领。”

    “知州大人正是见过后才想召见董统制。”

    “战败的官军将领?”

    董平眉心微蹙,看向身旁下属。

    那人会意,递过一锭银子给仆从。

    仆从掂了掂银子,满意后低声续道:

    “我听闻,那二人想请知州大人出面,”

    “替他们向朝廷求情,请求赦免战败的死罪。”

    “……原来是这样。”

    董平点了点头,对传话的仆人不再理会,快步朝知州府走去。

    他没有察觉,在他身后,那仆人望着他高傲的背影,眼中流露出明显的不满。

    果然如管家所说,得意忘形!还能嚣张多久?

    ……

    知州府内,

    董平踏入会客厅时,只见知州慕容彦达端坐上方,旁边设有客位,坐着两人。

    其中一人,董平还认识,正是东昌府守将、都监张清。

    “知州大人!”

    董平行礼后,慕容彦达笑着指向身旁两人,“董统制,你可认得他们?”

    “我只识得张清张都监,”

    董平坦诚直言,“至于另一位,末将并不熟悉。”

    “这位是出身呼延家的呼延灼将军,”

    慕容彦达语气似有深意,“他是朝廷派来征讨梁山的主帅。”

    “末将辜负了朝廷期望,”

    呼延灼拱手致歉,满面惭愧,“此次出征竟败给了梁山。”

    “呼延将军无需自责,”

    慕容彦达无奈摇头,“你初至北地,不了解梁山的厉害,一时失误,实属无奈。”

    “梁山如今在山东横行霸道,各地州府皆苦不堪言。”

    “董将军曾是东平府守将,亦是在败给梁山后才投奔于此。”

    说到这里,慕容彦达长叹一声,“即便我治下的青州,也被梁山欺压。

    连原先的青州统制秦明及其副将黄信,……”

    “这两人都已归顺梁山!”

    慕容彦达所言皆为事实,然而身旁的董平却脸色发白。

    此人一向自负,败于梁山之手是他心中难以接受的屈辱。

    如今被慕容彦达当众提起,他自然感到十分恼怒。

    实际上,董平多虑了。

    此刻厅内四人,慕容彦达虽贵为国舅,又是青州知州,却因梁山军威震慑而不敢出城,麾下大将也相继投降。

    旁边呼延灼和张清,刚被梁山击败,众人不过是一群失败者,又有谁能嘲笑谁?

    遗憾的是,一贯自大的董平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尽管对慕容彦达有所掩饰,不愿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但张清注意到他的沉默。

    想起从前关于双枪将的传闻,张清立刻明白慕容彦达的话触动了他的骄傲。

    鉴于他们现在寄居青州,需要慕容彦达的援助,当下不宜与他的部下交恶。

    于是张清急忙开口道:

    “我们这些败军之将,怎能与慕容知州和董都监相比?青州能在将领背叛的情况下仍得以保全,足见慕容知州的能力。

    董都监之败,也是因东平府太守从中作梗,若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