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 > 第138章 惯例

第138章 惯例(3/5)


    “徐将军不必忧伤。”

    林冲笑着说道,“现在不正是钩镰枪大显神威的时候吗?”

    “寨主,用钩镰枪的士兵在于精锐而不在于数量。”

    徐宁拱手说道,“请寨主拨给我一千精锐士兵,半月之内,这些士兵就能形成战斗力!”

    “好!就依徐将军!”

    赵言大笑一声,随即按照徐宁的要求,从梁山的精锐部队中挑选出一千名战士,全数交给他。

    ……

    与此同时,在徐宁于梁山上训练士兵之时,东京汴梁的一位将领正快马加鞭赶来。

    此人头戴冲天角铁幞头,佩戴锁金黄罗抹额,身穿七星打钉皂罗袍,披挂乌油对嵌铠甲,留着长须,面容威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跨骑快马,疾驰入城。

    他正是双鞭呼延灼。

    自从接到枢密院的调令后,呼延灼便昼夜兼程,终于在规定期限内抵达东京城。

    进城后,呼延灼先去枢密院报到。

    童贯得知呼延灼到来,立刻召见了他。

    尽管太监常被人看不起,但像童贯这般权高位重的,即便心中轻蔑,面对他时也得毕恭毕敬。

    脸上丝毫不敢流露半点情绪。

    呼延灼出身将门,绝非鲁莽之人,自然深知其中利害。

    他明白像童贯这种宦官,因天生缺憾,在情感上比常人更为敏感复杂。

    为避免给家族带来灾祸,他对童贯的参见礼仪极为严谨,不敢有丝毫懈怠。

    童贯见呼延灼仪表堂堂、身材魁梧,心中颇为欣赏,当即吩咐道:“呼延将军,梁山匪寇盘踞已久,危害极大,此行务必将其彻底铲除。”

    “遵命!”

    呼延灼拱手领命后,又谨慎地问,“枢密大人,按惯例,归降的民众通常编入厢军,但此次......”

    “此次情形特殊,”

    童贯冷声道,“这次没有归降的百姓,上了梁山的就是贼寇,你懂了吗?”

    “是!末将明白了!”

    呼延灼虽答应,心底却叹息,这分明是要赶尽杀绝,所有梁山之人皆视为敌寇。

    ……

    离开枢密院后,呼延灼特意前往相府拜见蔡京。

    他此次被调往山东,正是蔡京举荐,因此无论如何都需面见这位 ** 。

    进府后,蔡京一眼便觉得呼延灼气度不凡,得知他是将门之后,便直接询问有何平定梁山之策。

    东平府出兵围剿梁山,不但未能取胜,反而丢失了城池的消息,迅速传至汴梁。

    呼延灼听闻后,立即意识到梁山水泊与普通匪盗不同。

    他随即回应道:“恩相,我常年驻守北方,对梁山水泊的地形并不熟悉。”

    “具体的作战方案,需抵达水泊后再视情况而定。”

    呼延灼说完,看到蔡京微微眯着眼,态度不明,接着补充道:“不过,鉴于东平府的失败,梁山贼寇显然非同小可。”

    “末将恐怕难以独自应对,恳请恩相增派两名将领相助。

    若兵力充足,必能一举歼灭梁山!”

    呼延灼请求蔡京调派的正是百胜将军韩滔和天目将军彭玘。

    ……

    韩滔,东京出身,曾参加武举,任陈州团练使。

    他擅长使用枣木槊,在武举中屡次获胜,因此被称为“百胜将”

    。

    彭玘,同样是东京人,担任颖州团练使。

    他善于使三尖两刃刀,因其神似二郎神的形象,被称为“天目将”

    。

    韩滔与彭玘皆为呼延灼旧识,深知他们的品性和能力。

    因此,呼延灼向蔡京推荐他们作为此次征讨梁山的正副先锋。

    兵法云:将帅和睦,胜算倍增。

    有了这两人为助手,呼延灼便可安心不少,免去被暗中掣肘的担忧。

    尽管蔡京此前并不知晓韩滔和彭玘,但考虑到他们是呼延灼推荐的人选,且他们的名号早已在外,自然不会是无能之辈。

    声名赫赫的百胜将韩滔与天目将军彭玘抵达汴梁,蔡京亲自检阅二人武艺,见其确有能力,便放心下达调令。

    命呼延灼、韩滔、彭玘各自统帅本部军马至东京整编,随后合兵一处,直取山东梁山。

    此间耽搁半月有余,待三路兵马齐聚汴梁,蔡京召集童贯、高俅一同检阅禁军。

    目睹麾下将士军容严整,远胜京城其他卫队,蔡京大悦,下令从国库拨款犒赏三军。

    童贯虽对程万里的失守之举不满,但念及此人是自己少数倚重的文臣,且送来厚礼,便在演武时暗示呼延灼,将责任推给不知所踪的董平。

    呼延灼虽轻视文官,但也明白功过分配的规矩,遂默许此事。

    呼延灼自然不会多事。

    除蔡京与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