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锁住这些故事能量,高维文明创造了《山海经》这部规则法典。”光带继续传递着信息,“他们将混沌能量按‘山川’‘河流’‘异兽’‘神只’的概念分类,用文字和图腾作为‘能量锚点’,将这些概念固化在书页中。书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种异兽,都是一个维度坐标;每一段描述,都是一条能量运行的法则。”
“就像……用代码编写世界?”陈青禾想起自己在四维碎片中看到的机甲驾驶员版本的自己,那个世界的人们用代码构建虚拟空间,或许与这规则法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可以这样理解。”弦族的光弦轻轻晃动,“文字是‘变量定义’,图腾是‘运行程序’,而整部《山海经》,就是维持山海维度稳定的‘底层代码’。当法典完整时,维度边界清晰,能量运行有序,生灵在既定的规则中繁衍生息,他们的信念会反哺故事能量,让法典更加稳固。”
陈青禾忽然想起空白页维度的“遗忘兽”。那些以被删除传说为食的怪物,生活在法典未记载的空白区域,那里的能量混乱无序,与弦族描述的“混沌状态”如出一辙。“那空白页维度……”
“是法典松动后产生的‘漏洞空间’。”弦族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随着时间推移,高维文明逐渐消逝,维持法典的能量开始衰减。更重要的是,山海世界的生灵渐渐遗忘了‘故事的本质’——他们把法典里的记载当成了遥不可及的传说,不再相信那些异兽的存在,不再敬畏山川的能量,信念的流失让故事能量不断减弱,法典的‘页码’开始松动。”
“页码松动?”
“就是维度边界的模糊。”光带再次勾勒出画面:原本紧密相连的书页开始出现缝隙,书页上的文字和图腾变得黯淡,一些能量从缝隙中逸散出去,在法典之外形成了空白页那样的混沌区域;而外界的异维度能量,也顺着缝隙渗透进来,带来了不同的规则——这正是陈青禾在概率维度遇到的“不确定性法则”的来源。
“当页码松动到一定程度,法典将无法再稳定维度结构。”弦族的光弦剧烈地颤抖起来,像是在表达某种不安,“维度边界会彻底消失,山海世界会被混沌能量吞噬,所有的生灵、故事、记忆,都会化作最原始的能量粒子,这就是你们所说的‘世界末日’。”
陈青禾的后背泛起一阵寒意。他终于明白自己寻找维度锚点的意义——那不仅仅是为了稳定某个维度的缝隙,更是为了修补这部松动的规则法典,阻止山海世界的崩塌。
“可为什么是我?”他低头看着怀里的唢呐,铜杆上的纹路在光线下清晰可见,“为什么我的唢呐能和这些维度能量产生共鸣?四维碎片里的那些‘我’,为什么都握着唢呐?”
弦族的光弦沉默了片刻,像是在检索某种古老的信息。过了一会儿,一条最粗壮的光带缓缓靠近,在陈青禾面前展开一幅复杂的图腾——那图腾的中心是一杆唢呐,周围环绕着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无数细小的光弦从唢呐延伸出去,连接着《山海经》里的各种异兽图腾。
“唢呐,是‘律动机’。”弦族的声音带着一丝敬畏,“上古高维文明创造法典时,发现‘声音’是最容易与故事能量产生共振的媒介。他们用特殊材料制作了能引导维度能量的乐器,这种乐器的形态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演化,而唢呐,就是它在你们这个时代的形态。”
画面中,那个穿着古老服饰的人影正在吹奏乐器,乐器发出的声波化作可见的光带,将逸散的能量导回法典书页。每当他吹奏时,书页上的文字就会重新亮起,松动的页码也会暂时闭合。
“四维碎片里的不同‘你’,其实是不同维度的‘律动机载体’。”弦族解释道,“每个维度的规则不同,律动机的形态也会变化——有机甲世界的能量唢呐,有幽冥世界的魂音唢呐,但核心功能始终不变:用‘确定性的旋律’稳定维度能量。而你,是山海维度这一代的律动机载体。”
陈青禾终于明白,为什么在概率维度,《抬花轿》那固定不变的节奏能对抗不确定性怪物——因为那是规则法典最原始的“稳定频率”,是刻在维度底层的“确定性代码”。他的唢呐,从来都不是普通的乐器,而是修补法典的“工具”,是连接维度能量的“钥匙”。
“那维度锚点呢?”他急切地追问,“昆仑断口的那块晶体,是不是就是稳定法典的关键?”
“昆仑锚点是‘主锚’,是法典的‘书脊’所在。”光带勾勒出昆仑山脉的轮廓,山脉的主峰处有一个闪烁的光点,“上古时期,高维文明用盘古骨骼(维度核心能量)与星铁(宇宙稳定物质)混合,铸造了维度主锚,将整部法典的能量核心固定在昆仑。法典的每一页都与主锚相连,就像书页与书脊的关系。当主锚稳固时,页码就不会轻易松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画面中,昆仑主锚释放出巨大的光束,贯穿整部法典,每一页都在光束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可随着时间推移,光束的亮度逐渐减弱,主锚上出现了裂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