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妙厨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技巧

第一百二十五章 技巧(1/3)

    吃的是晚宴,但宋妙一大早就跟程二娘做起了准备。

    因怕雨水泛滥,买不齐食材,鸡鸭鱼等东西前几日就置办好了,左右最近都不出摊,暂且拿笼子装了在后院放着,正好叫它们该养肉的养肉,该去泥味的去泥味。

    但新鲜果蔬却只能随用随采。

    幸而昨晚雨停了,今早也只有淅沥沥小雨,路上积水稍稍退去一点,也有了些行人。

    两人涉水去了菜坊。

    宋家食肆的地势算是高的,到了酸枣巷口,眼见那积水越来越深,已是快漫过膝盖,有些人家甚至敞开着大门,从里头不住往外头舀水铲水——打外头看进去,家中无不是湿漉漉的。

    路上有小儿出来又踩又玩,还有高高兴兴蹲在地上掬水乱撒的,溅得满身脏污,被家人捉了回去放倒,一通打屁股,打得吱哇乱哭乱叫的。

    有闲人拿了盆、斗笠在水街上铲那路过的游鱼,又有骂爹骂娘说谁家屋顶翻了砸到自己家瓦,叫自家也漏水的。

    再有人说家中大门被水冲走了,里头家具也不见了,要旁人帮着留意。

    还有人闹着说屋里进了贼,认定是邻居偷了他藏的二百钱,大声嚷嚷要去找巡铺报官,结果他爹出来说:“原来那瓦瓮里头钱是你的,我还以为我早年间藏的,已是拿去买钓竿了。”

    那儿子顿时就哭:“什么钓竿要二百钱,你吊死我得了!”

    到处乱糟糟一片。

    宋妙头一回亲眼得见这样场面,全然新奇,尤其见有人当真从“街河”里捉到了鱼的时候,简直忍不住想要淌水过去看看那究竟什么品种。

    程二娘更是大开眼界,却又忧虑道:“先前听小娘子说街上行舟,不会真要到那样地步吧?”

    宋妙摇头道:“不好说,今年雨水太多了,看这形势,春汛或能挨过去,夏汛却麻烦了。”

    说到这里,她原本看热闹的心,一下子变得有些发沉。

    两人去了菜坊,一问价,便是宋妙早有准备,晓得连日大雨,必定样样价格高涨,可平日里不过五六文一斤小菜,而今涨到十五六文,直翻三倍,至于猪肉、羊肉,更是涨到让人快吃不起的样子,实在太可怕,让她掏钱的手都要打颤。

    程二娘回了几次价,砍不下来,那摊贩还道:“都是熟客,不喊你们的价!拿货都要十二文一斤,但凡有一点办法,我也不想卖这么贵——哪里挣得到钱,还要挨客人骂!”

    又让宋、程二人看她后头拿湿布盖着的菜,道:“昨日剩下卖不完的,亏死我了,你若要便宜,买那剩的,我给你八文一斤,摘了黄叶子一样能吃的!”

    今日是要宴客,自然不可能买隔日菜。

    回家的时候,程二娘直心疼,一直在算本钱。

    宋妙便道:“不打紧,不是没得赚,况且咱们做生意的,口碑比什么都要紧,眼下又是头一回接宴席,只有愁做不好的,没有愁赚得少的。”

    等回到家中,吃过午饭,她便开始各做安排。

    当先就要煲汤。

    近来雨水多,许多人便是不出汗,身上也多容易生出滞重黏腻感觉。

    宋妙出门前就泡了鸡骨草,这是一味草药,性凉、味甘微苦。

    她预备拿来煲一锅鸡骨草猪横脷汤。

    学生也好、先生也罢,多有熬夜的,喝了这汤,一来能清肝火、祛湿,二来护脾胃。

    处理干净猪横脷、排骨,下鸡骨草、赤小豆、生姜、陈皮,再下大枣,大火煮开之后,小火慢炖。

    汤炖上,少不得就要开始杀鸡宰鱼,另有程二娘带着小莲两个一起刷洗田螺壳。

    田螺选大的,切掉尾巴两三圈硬壳,用铁签生挑出螺肉,去了内脏、肠子,拿粗盐反复搓洗,洗净螺肉身上黏液。

    此时把螺肉、泡软的香菇、猪前腿肉同多多薄荷一道剁碎,因那陈夫子要求,这腿肉乃是二八肥瘦——其实按宋妙想法,本当四六,最不济也是三七肥瘦,拿五花同瘦肉搭配更好,盖因这肉馅当要肥些才多油润,不然不容易嗦出壳,吃到口中。

    但陈夫子颇有自知之明,生怕过油、过肥,自己吃了,肠胃受不住——他已是预备大吃特吃,故而样样都提前思虑妥当。

    剁螺肉也有讲究,最好分为两批,一批先下,一批后下,如此方能保证螺肉在肉馅中分布得既足够细碎均匀,又能时不时吃到明显口感。

    肉馅剁好,再又重新酿塞回洗净的田螺壳中,此时要使那肉馅尽量松散,轻轻填满,但不能填得太实。

    虽有一个半打下手的,到底真正掌厨的只宋妙一个人。

    两桌八菜一汤,想要保证菜能按着顺序先后上桌,不用客人等太久,但又尽量叫菜是即时出锅,而非先熟制,又复热,其实并不容易。

    宋妙早做好了计划,此刻算着时间,该炖的炖,该蒸煮的蒸煮,该煎炸的煎炸,该焗的焗,做起来忙而不乱,等到外头一行师生终于或举伞,或穿蓑衣,逐渐抵达的时候,已是料理得七七八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