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妙厨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斗笠

第一百一十六章 斗笠(2/3)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娘子来了也有一阵子了,晓得这屋子年久失修,缺砖漏瓦的,又兼前堂摆设俱无,少不得劳动你这些日子在京中寻觅几个匠人,问问价钱,若有差不离的,叫人先来修了,再有拿不准的,等我回来商量着再做。”

    “修葺房屋最为辛苦,能把这事情做成,便是帮我解决了心头大患,再没有更要紧的。”

    程二娘在家中也是长姐顶门,又是寡妇持业,大小杂事都操持过,自然知道这两进屋子框架完好,不过是些小毛病,顶多花个十天半个月就能收拾妥当,更晓得宋妙是给些活出来,安她的心。

    一时她暗暗就想:且看我给小娘子花少少的银钱,把这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最好叫她回来之后,得个惊喜,才晓得我程月英这工钱不是白拿,对得起她这样信重、好心!

    她有了这个念头,立刻就干劲十足起来,也再不说什么要跟着去的话,要不是天色太黑,点灯费油,非得当晚就把整个屋子上上下下仔细检查一遍。

    程二娘此时只恨自己不属老鼠,不然要是能爬上房梁,钻进地洞,哪里会不晓得这屋子究竟有什么毛病!

    ***

    另一头,那韩砺回得太学,不着急去寝舍,却是径直去了教舍。

    此时天色已晚,那陈夫子的屋子却仍旧点着灯。

    他敲门而入,果然就见那一张老脸坐在桌后,一边揪胡子,一边皱着眉头,不知在写什么。

    陈夫子听得声音,抬头见到韩砺进来,眉头皱得更紧了,道:“这么大的雨,你还过来做什么?”

    韩砺便道:“这么晚了,师兄不回家,一个人留在此处做什么?”

    陈夫子浑不在意,道:“家里又没人等我,不过是个睡觉的地方,早一点回去,晚一点回去,又有什么关系。”

    说着,又取出一封书信,另有一个木匣子,道:“你既来了,先看看吧——老闵今天晌午就到了,听说你昨晚去了衙门,本想追过去,我晓得你事忙,把人留下来,他过了申时才走的。”

    韩砺把东西接过,先看书信。

    第一封是闵老给他的,只说当日所要的银钱已经凑了些出来,请他这就可以尽快开始组织人手。

    第二封却是那德彰送来的,只说河堤情况不好,河水来势汹汹,恐怕不日就要溃塌云云。

    他草草读了一遍,把书信放在一旁,方才去看那木匣。

    里头是一叠子钱票。

    “老闵这人,一向做人就不如别个,尤其小气,不肯吃一点亏的,今次居然把压箱底的钱都拿出来了,我只怕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你不要看他觉得可怜,一个不好,白跑一趟事小,遭了罪,还要损了名声。”

    韩砺道:“我请了人日日帮着测绘水文,前日收到来信,按着这样形势,只怕不是溃堤那样简单。”

    陈夫子一愣,脸上顿时变得十分难看起来,道:“你的意思是……”

    韩砺道:“只怕黄河又要改道了。”

    陈夫子脸色一白,半晌,方才叹一口气,道:“罢了,也不是人力所能为,只是如果当真改道,沿途不晓得多少人家又要遭罪。”

    又道:“今年气候实在太差,京中多少年没有涨水涨成这个样子了……”

    他唠唠叨叨说了几句,才把桌上许多东西整理出来,卷成一卷,递给韩砺,道:“我前些年跑得动的时候,也带着学生整理过中游、下游水文数据,这几日收拾了一番,总算弄出来些能用的,你先拿去,得用也好,不得用也好,你师兄本事小,比不得师父,只有这些了!”

    韩砺简单翻了翻,原是十年间中、下游几个定点的水文测绘,主干、支流主道、改道情况等等,十分细致,最难得不是简单整理,仔细做了统计、比对,正是自己能用上的。

    他去拿纸仔细包了一层,又用油纸再包一层。

    见得韩砺这样珍惜,陈夫子嘴角翘了又翘,险些压不下去。

    等人把东西包好了,他才问道:“你当真要去了,是不是?”

    韩砺点头。

    陈夫子表情有些复杂,像是松了一口气,又像是有些烦,沉默了几息,他才道:“去了也好,德彰此人性格倒是忠厚老实,只可惜能力太过寻常。”

    又道:“徐新林你还记不记得?小尤原来带过的学生,眼下正在德彰手下做门客。”

    “我前一向使人去问了问他情况,竟是在整理州志、县志里头水文数据——这样东西,找两个吏员去做,岂不比自己做来得快?再一问,说是叫了半个月,下头无人理会,几个胥吏,一会子说要下去催春种,一会子又说要去催徭役,转头又说要去问堤坝。”

    “德彰好歹也是个通判,上官带去的亲信,竟是连几个胥吏都叫不动,管中窥豹,你只想想,就晓得那衙门里头上上下下,是个什么模样了——只怕你到时候要用人,还有得整治。”

    韩砺闻言,只做冷笑,道:“整治?我哪有空整治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