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妙厨 > 第一百零四章 毛病

第一百零四章 毛病(2/4)

人按着各地舆图整理出来,再重新拼在一起,这才召齐了巡检跟元宵案的骨干差官,聚在一起议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旁人整理出来的东西,拼好之后,自然要核对,还要从中繁杂信息中理出几条可能路径来,又要把沿途情况事先查核一番。

    这些事情往日他都是交给孔复扬去做,今次对方被他打发去写综述,旁人各自有事,便是无事,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合适的,少不得韩砺忙完日常事项之后,自己上手。

    巡检、差官们多的是破案老手,但往往都是按照自经验推断,况且经手的案子多半都在京畿左近,罕有遇得今次元宵案一般,苦主俱被发卖往各地,难以追踪的,其实也有些寻不到抓手,也无头绪。

    今次被叫过来,大多都只是想着给韩砺一个面子罢了。

    但等人人坐了下来,见那韩砺叫人挪了木屏风过来,先介绍一番各地进度、所得消息,又指着屏风上舆图一一介绍各条线索的位置、来历、各处关联,诸人都愣了。

    竟是还能这么做?

    舆图上的州县名字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又照着可能画出路线,同一条路线上的名字颜色相同,要是几条线相交的位置,还单独拿朱笔画圈,辅以言语解释,实在比文字或是单纯的口头介绍直观太多太多。

    诸人的脑子自然而然地就转了起来。

    一下午,巡检、差官们都在此处讨论不休。

    一碗碗槐花粉被送了上来,又很快被喝了个干净。

    好不容易等韩砺掐着时间结束了这一回商议,那一满桶槐花粉和两大桶煮出来的糖水也早被吃尽了。

    倒是他作为牵头,自要主持,得空极少,只见缝插针喝了一碗,等到人人散去,当真是口干舌燥,见得杂役来收空木桶,那心里有一瞬间,莫名的微微发酸。

    还没等他歇一歇,就又有杂役送了帖子出来,拆开一看,原是那闵老先生欲要设宴相请,来问时间。

    长者相邀,按理不好拒绝。

    但韩砺知道对方目的,却也不打算浪费时间在这上头做什么应酬。

    他挥笔写了一封回信,先说自己借调府衙,正在办案,不好随意宴饮,若有急事,能等则等,不能等,寻个茶肆略坐一坐就是。

    等那回信送了出去,没多久,又有杂役来回。

    “郑知府请您得了空去一趟,说是来了两位客人。”

    韩砺放下手头事,去往使院,果然与那郑伯潜郑知府对坐喝茶的,乃是闵、邓两位老先生。

    见得韩砺过来,闵老竟是站起身来,一边上前两步相迎,一边笑着对那郑知府道:“老朽有些事,想要与正言借一步说话——伯潜,你能不能行个方便的?”

    郑知府忙站起身来,应道:“先生哪里话。”

    说着,郑知府冲着韩砺点了点头,趁着那闵老不察,却是大力使了个眼色,因怕韩砺没看到,走到他面前时候,还特地用力眨了两下眼睛,方才退了出去。

    郑伯潜一走,闵老脸上的笑容就收了起来,叹一口气,道:“正言,你前次说得很对,我下午收到德彰来信,上游连日暴雨,堤坝不稳,多半决堤也就是这几日的事,说不得此时相关奏报已是在进京路上。”

    “遇渴挖井,自然来不及,上游水泄,他那位置只有受着的份,只事后总要收拾残局。”

    “正言,这一河沿途水文大小事,无人比得过傅老,你承他衣钵,自然也胸中自有成竹,要是能得你出手,想必能多许多把握——我前次提议,你考虑得如何了?”

    “要是愿意搭手,越是提前准备,做事时候,越不至于手忙脚乱,还望你多多帮着上心才好。”

    闵老话音才落,后头邓老就插了话,道:“老闵,你仗着自己身份说这样话,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了,正言还在府衙借调,你想请他帮忙,旁人肯答应吗?”

    “答不答应的,我只好舍下这张面子,去找一找伯潜——绝不叫正言为难。”

    自听得上游生了水患,其实意料之中,韩砺先前既已承诺,也得过先生生前交代,不管自己力大力小,最后又能不能有作用,早打算相帮。

    但他此时见得闵老如此做派,虽不至于不喜,却也并不想听之任之。

    “在下早已应过,闵先生若是来问先期准备,某也有一问。”

    “自古就有一句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既不是巧妇,此事单我一人,更不可能做得成,也帮不得什么忙。”

    闵老才要反驳,韩砺已经又道:“德彰兄到任数月,用起当地官、吏来,尚不能如臂使指,等我初到,自然无人可用——闵老多年为官,在庐山书院更是桃李遍地,想来召集一二十名老练故旧帮忙,并不为难吧?”

    闵老顿时安静下来,在心中算了又算,尴尬道:“仓促之间,一二十人着实有些为难,况且未必都在京中……”

    “不好找故旧,熟人门客、弟子,只要是干过活的熟手,都能当用——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