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时辰,草根被切断后,来年播种格外顺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公输离的曲辕犁也得了高分,评委们争论不休时,嬴政亲自来到展台。他听完两种农具的优劣,忽然问:"若将曲辕与齿犁结合,会如何?"
墨丁与公输离对视一眼,同时拱手:"臣等这就试制!"
三、匠心永续
颁奖那日,百工榜前挤满了百姓。当监工高声念出"铁器组金奖:墨丁、公输离、阿石"时,阿石的腿都软了。他看着自己的名字被工匠用錾子刻在榜单上,与欧冶子、徐夫人这些传说中的名字并排,忽然明白师父常说的"匠魂"是什么——不是名流青史,而是让手中的器物真正造福世人。
嬴政亲自为他们颁发金印,墨丁却将自己的金印递给阿石:"老夫的名字早就刻在心里了,这枚该给年轻人。"
庆典持续了三日,获奖作品被送入新建的百工馆。阿石的带齿犁铧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标注着:"秦始皇帝二十六年,陇西阿石所制,省力过半,天下农耕者便之。"
半年后,阿石奉命前往蜀郡指导农具改良。临行前夜,墨丁把他叫到铁匠铺,从炉灰里扒出个烧得发黑的铁盒。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十二枚金针,针尾刻着极小的"墨"字。
"当年我给大王的,是徒弟仿造的,"老匠师咳嗽着笑,"真正的手艺,要传给能让它活下去的人。"
阿石在蜀郡待了三年,改良的农具让巴蜀粮仓增产三成。消息传回咸阳时,嬴政正看着新送来的百工图册,上面画着阿石设计的水力锻锤。"李斯,"他指着图册说,"再建十座工匠学堂,让天下匠人都知道,在大秦,锤子比刀剑更能安天下。"
那年冬天,阿石回到咸阳,发现铁匠巷尽头多了座新馆,馆前的石碑上刻着墨丁的名字。守门的老仆说,老匠师临终前还在敲打一块铁坯,说是要造一把能劈开昆仑山的斧。
阿石走进馆内,看见自己的带齿犁铧旁多了件新展品——一柄锈迹斑斑的铁斧,斧柄上刻着:"墨丁暮年所制,未成,然其志传于后世。"
窗外的百工榜在雪光中泛着金光,新的名字正被不断刻上去。阿石忽然想起师父说过的话:"铁器会生锈,名字会褪色,可匠人的心思,能让石头开花,让黄土生金。"他转身走向火炉,那里,新的铁坯正在烈焰中等待成型。
hai